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市區房地產業在跌宕起伏中艱難的走過了2013年。亦或是消費者看到十八大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出臺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亦或是剛性需求壓抑的太久,一月份商品房成交量承接去年走勢繼續高企,銷售住宅面積10.89萬平方米。但2月20日樓市調控“新國五條”的出臺,加上傳統春節影響,市區商品住房成交跌落到全年最低,銷售住宅面積只有5.16萬平方米。之后幾個月,商品房銷售維持在低位,開發商與消費者在博弈中,靜待政策進一步明朗。2013年3月“兩會”后,新一屆政府改變了房地產調控策略,并沒有采用猛烈的行政干預手段,而是更加側重在推進城鎮化和保障性住房方面,商品房市場傾向于市場調節。在這種相對“寬松的調控”大背景下,市區房地產市場總體上看比較健康、平穩、有序發展。
一、房地產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一)開發投資增長。2013年,市區實際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約60.23億元,同比增長54.55%。施工項目38個,施工總面積約3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0.69%;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47萬平方米,建設住宅約18600套;辦公、商業用房施工面積63萬平方米。2013年房地產項目竣工面積1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9.2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20萬平方米,9853套。
(二)供應量增加。2013年市區共批準預售項目25個,批準預售面積137.6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其中商品住宅批準預售面積108.7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15%,批準預售商品房9253套,同比增長5 %。商業、辦公用房供應量同比增長107%。主要在售項目有:雅居樂二期、碧桂園、東江灣、鴻大城、帝豪國際花園、立園世紀、寶豪御龍灣、市商業中心等。
(三)銷售情況良好。2013年商品房預銷售10425套,銷售面積127.24萬平方米,銷售額67.89億元,分別增長4.5%、17.79%、23.71%。其中住宅銷售8990套,同比增長17.41%;住宅銷售面積110.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27%;銷售額53.98億元,同比增長19.92%。從上數據可以看出,商品房銷售受調控政策及新盤扎堆推出影響,成交量統計曲線呈起伏不定態勢,全年總成交量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商業營業性商品房成為投資者新的關注對象。
(四)購房人群分布穩定。從購房對象分析,河源市區購房對象情況相對穩定,本市市區戶籍和本市縣區戶籍購房者約占60%,本省外市戶籍約占24%,外省及港澳臺戶籍購房者占16%。從本市戶籍之外的40%的比例可以看出,近年來工業立市及宜居環境打造帶來的外部需求優勢正在進一步發揮作用。
(五)房價保持穩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65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1%,最低為下降1.7%。與2012年12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上漲的城市有69個,僅溫州一個城市下降,同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21.9%,最低為下降2.8%,總體來看,全國房價漲勢未改。2013年我市繼續嚴格執行房價調控政策,采取多舉措保持房價穩定。如在年初制定市區房價控制目標(增長率控制在15%以內),對個別定價過高的項目采取預警、約談企業負責人等措施。房價調控取得預期效果,2013年市區平均房價為486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13%,房價走勢平穩,沒有大起大落現象。
(六)產品供應結構日趨合理。2013年批準預售商品住房9253套,其中建筑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的占60%,建筑面積在120~144平方米之間的占26%,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占14%。從批準預售的住房供應結構來看,主要以中小戶型為主,其中三房及三房以下戶型占總供應量的73%。120平米以下住房和三房以下住房供應成為今年市場供應主流,供應結構日趨合理。
二、2014年市房管局市場監管工作重點
(一)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優化市場發展環境。房地產管理工作的好壞,關系到企業生存,影響到企業的盈利水平,涉及到千家萬戶。要結合我省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擺房地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四風”問題,牢固樹立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觀念,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切實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
(二)落實深化改革藍圖,分享改革紅利。《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2014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逐步有序入市將為房地產業拓寬空間;中央提出“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河源市政府著力推進的江東新區建設,又為市區房地產業提供了發展新機遇。
(三)把握分類調控政策利好,吸引外地購房需求。2014年國家將針對不同城市情況采取分類調控,目的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這樣的市場調控政策,對河源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如河源周邊的深圳、廣州將繼續嚴格執行限購等行政手段,只要我們充分宣傳河源好山好水的宜居環境、方便快捷的交通網絡、相對低廉的房價,建設適合二次置業或投資性需求的房源,就能夠打動珠三角等外地購房者,增加外部有效需求。
(四)調整產品結構,開發市場需要的房子。2013年銷售商品住房8990套中,套型建筑面積在90~144平方米之間的商品住房銷售占總銷售量的56%。從部分項目近乎“火爆”的銷售場面也可以從中看出,不是市場沒有需求,而是要有大多數消費者能夠買得起的房子。因此,我局將通過各種渠道,引導開發商根據本地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開發建設適合本區域消費群體的普通商品房,適度控制同類商品房開發規模,調整住房戶型結構。
市房管局 2014.3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