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革命教育 筑牢為民理念
我市創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何忠友彭建文等市幾套班子領導走進“紅色課堂”“廉政課堂”——
接受革命教育 筑牢為民理念
昨日下午,市委書記何忠友、市長彭建文等參觀阮嘯仙故居。
本報訊 記者 董偉偉 周煥 昨日,市委書記何忠友、市長彭建文率隊到紫金縣蘇區鎮“血田”舊址、東源縣義合鎮阮嘯仙故居開展“紅色課堂”和“廉政課堂”活動,通過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廉政教育,筑牢為民信念,凝聚推動我市跨越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省委第七督導組副組長王莉,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黨員負責同志,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等參加活動。
紫金縣蘇區鎮是全國唯一以“蘇區”命名的鎮,1928年5月,國民黨軍隊大舉反攻紫金縣紅色蘇區,在一片不足一畝的稻田里,450多名干部群眾慘遭殺害,稻田變成了“血田”。
昨日上午,何忠友、彭建文等來到紫金縣老蘇區革命烈士紀念堂、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和“血田”革命遺址,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和熏陶。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讓全體人員的心靈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禮。
在“血田”革命遺址,何忠友說,“血田”體現了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見證了革命先輩的英勇不屈。回首往昔,我們深感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當前,河源面臨著實現跨越發展、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任務,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精神,把先輩們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懷、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轉化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決心,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責任意識,攻堅克難、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建設河源、造福人民的實際行動。
“發展是最好的紀念,為民是最好的行動。”何忠友號召全市黨員干部繼承先烈遺志,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依靠群眾,充分調動群眾 ,矢志造福群眾,把先輩們開創的革命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為加快打造“廣東綠谷”、 奮力推動跨越發展而不懈奮斗 。
當天下午,全體人員還走進東源縣義合鎮阮嘯仙故居開展“廉政課堂”活動,參觀學習阮嘯仙生前參加革命活動和早期生活的史料,并觀看了《阮嘯仙》專題片,增強廉政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據悉,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創新舉措,結合自身實際開設“六個課堂”。除“紅色課堂”、“廉政課堂”外,我市市委常委還將通過走進窗口課堂、理論課堂、支部課堂、農村課堂等,深入基層群眾,聽民情、察民意、解民憂。
信息來源:河源日報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