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至13日,河源市在龍川縣舉辦了“河源(龍川)與中央蘇區”學術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中共河源市委黨史研究室、河源市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中共龍川縣委、龍川縣人民政府承辦。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江西省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贛南師范學院中央蘇區研究中心、湖北省荊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史學院,梅州市、韶關市和河源市區的黨史研究專家、學者、紅研會會員共一百多人歡聚一起,參加了研討會。
河源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河源人民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艱苦卓絕開展革命斗爭活動,開辟了著名的東江革命根據地,其中“五興龍蘇區”發展成為中央蘇區的一部分。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今年4月以來,市委黨史研究室、市社科聯先后約請省政府文史館、贛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相關部門的黨史專家學者分批次到龍川蘇區、贛南蘇區、梅州蘇區等原中央蘇區進行考察調研,查閱了大量有關龍川與中央蘇區的紅色歷史資料,撰寫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理論研究文章。截至10月底,組委會共收到70多篇以“龍川與中央蘇區為主題的學術論文,經過組委會篩選,近50篇論文入選研討會文集。
在兩天的學術研討和參觀活動中,與會代表參觀了反映蘇區龍川歷史的龍川反腐倡廉教育展廳、“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舊址福建會館,黨史專家學者們對龍川的紅色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參加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龍川蘇區“五興龍蘇維埃”、“龍川鹽道”和“毛澤東在龍川”的故事等紅色歷史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大家一致認為,河源(龍川)中央蘇區黨史是中共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革命斗爭史豐富而深厚,為“河源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的論斷增添了強有力的史實依據。通過舉辦黨史學術研討會,進一步弘揚和宣傳了河源地區的黨史資源,對堅定對黨的信仰,增強對黨的信念,傳承革命傳統;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情感,筑牢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基礎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特別是龍川中央蘇區的革命斗爭史,推動全市黨史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充分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作用產生巨大的影響。
省政府文史館副主任麥淑萍、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善平、龍川縣委書記韋欽強參加研討會并先后致詞和作了講話。
吳善平在講話中指出,龍川是中央蘇區縣,紅色歷史源遠流長,從大革命時期開始,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各個革命斗爭時期,龍川人民跟隨中國共產黨鬧革命,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積極尋求廣大人民翻身解放,追求幸福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強調,通過此次研討會,要在挖掘龍川中央蘇區紅色歷史的基礎上,宣傳弘揚堅定信念,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蘇區精神,夯實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以更加飽滿的斗志、更加矯健的步伐,懷揣著中華民族復興的理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高歌邁進,在建設富裕、和諧的美麗河源中奮發前行。
中共河源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科
2015年11月16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