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回龍川謁祖
發布日期:2017-04-20 00:00:00
來源:本網
作者:
閱讀人次:-
【字體大?。?a class="content-source-large"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content-source a').removeClass('current');$('.content-text').removeClass('content-text-large').removeClass('content-text-normal').removeClass('content-text-small').removeClass('content-text-medium').addClass('content-text-large');$(this).addClass('current');">大 中 小 默認】 分享
“廣東龍川”這4個字,對87歲的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她曾無數次在履歷表上填寫籍貫時寫下這4個字,但從未踏上龍川這片故土,直到今年4月18日,她終于回到了故鄉。
而故鄉的人們,也從來沒有想到,有位享譽世界的鋼琴家,根在龍川。
人物檔案
巫漪麗,享譽世界的中國第一代鋼琴家、中國鋼琴教育啟蒙人之一,193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紫市鎮新南村鹿水洞,現為美籍華人,旅居新加坡。
巫漪麗6歲學琴,18歲時與上海交響樂團與人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名震上海灘;曾師從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再傳弟子、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與中國老一輩鋼琴家傅聰、周廣仁等同門學藝。
1954年,巫漪麗任中央樂團第一任鋼琴獨奏家;1962年,被評為國家一級鋼琴演奏家,曾在中南海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2008年,78歲的巫漪麗出版首張個人專輯《一代大師1》。2013年8月,她的第二部個人專輯《一代大師2》在廣西僑鄉容縣制作完成,專輯包括《繡金匾》、《松花江上》、《百鳥朝鳳》、《梁祝(選段)》等九首“中國風”曲目。
巫漪麗擅長演奏西洋古典及浪漫派音樂,風格熱情細致、音色優美。她也積極鉆研中國作品,努力用西洋樂器創新性地演奏中華民族的音樂。她是著名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分的首創及首演者,而她改編的廣東音樂《娛樂升平》更是廣為流傳。
1 耄耋鋼琴家回鄉謁祖,鹿水洞沸騰了
昨天上午10時45分,巫老在巫氏宗親的簇擁下,走進祖屋,站在堂前,向一尊古舊的巫氏祖先牌位獻上了一束鮮花,并輕聲呼喚:“祖上的公公婆婆,我回來了,回來看你們了,謝謝你們!”
一個多世紀前,風雨飄搖的晚清時期,巫老的祖父巫恩福正是從此起程,漂洋過海外出謀生。在美國夏威夷,巫恩福成為孫中山發起的興中會最初一批會員之一。巫老是巫恩福第一個、也是唯一一位重返紫市故里的后裔。
鹿水洞這個僻靜的山村,很久沒有這么熱鬧過了。來自馬來西亞、深圳、梅州五華以及龍川各鎮的逾百名巫氏宗親,齊聚鹿水洞,用最淳樸、最熱烈的方式歡迎歸來的游子。在一陣鞭炮和鼓樂聲中,人們高呼:“歡迎姑婆回家!歡迎姑婆回家!”
巫老在鮮花和宗親的簇擁下,蹣跚著腳步追尋祖輩當年在此留下的足跡。幾天前,火遍全國的“‘鋼琴奶奶’是鹿水洞人,她很快就要回來懇親”的消息傳開后,鹿水洞沸騰了,新南村沸騰了,紫市鎮沸騰了,整個龍川和河源都沸騰了。鹿水洞巫氏宗親一邊翹首以待“鋼琴奶奶”,一邊打掃她的祖屋—— 一棟已經廢棄多年的磚土結構老屋。
面對素昧平生但流著相同血液的宗親熱切的笑容,目睹生養、哺育了祖輩的故土和老屋,年近九旬的巫老,眼里滿是笑意,“回到家鄉來,我感覺很舒服。有人問我累不累, 我說不累,人逢喜事精神爽?!?/span>
爭睹“鋼琴奶奶”風采的宗親們,圍繞在巫老身邊。她耐心地和宗親們合影留念,來者不拒,微笑著比出剪刀手。
2 “故鄉的水這么清,故鄉的粥這么甜”
讓巫老倍感親切和激動的是,她還沒有踏上故土的時候,就喝上了故鄉的水,吃上了故鄉的粥,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鄉情和親情。
前天上午10時40分左右,巫老乘坐航班從上海抵達惠州平潭機場,剛進出口大廳,等候多時的家鄉宗親,就為她獻上了鮮花和掌聲,以及一杯取自鹿水洞的泉水?;剜l路上,在龍川當地山歌劇團演員的山歌聲中,巫老喝上了用鹿水洞泉水熬制的白粥。
故鄉的水,故鄉的粥,故鄉的山歌,讓巫老熱淚盈眶,喟嘆不已。在接下來的返鄉之旅中,她不斷地和大家分享回鄉的喜悅:“故鄉的水這么清,故鄉的粥這么甜。”
鋼琴家的歸來,讓家鄉的人們振奮不已,也讓巫老自己倍感鄉情之濃郁。4月18日上午,市僑聯和龍川縣特地為巫老舉辦了一場宗親座談會。
看到從龍川各鎮趕來的宗親代表,收下宗親們饋贈的巫氏族譜,從宗親的介紹中第一次聽說祖父巫恩福在前往美國夏威夷之前曾在馬拉西亞謀生……巫老百感交集,稱“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姓巫的人”。
3 歷時兩年的愛心接力活動,讓她回到曾以為回不了的故鄉
踏上故土,尋根問祖,回到這個她曾以為回不去的地方,是最近3年縈繞在巫老心頭的一個夢。
在宗親座談會上,在鹿水洞祖屋,在祖父曾經參與捐資興建的永新小學,巫老一遍又一遍地跟宗親們說:“人家都有祖宗,我的祖先在哪里呢?以前,我以為龍川姓巫的人不多,祖輩們留下的信息也不多,雖然我一直都有回家鄉看看祖輩生活過的地方這個想法,但一直都覺得這只是一個夢,不可能實現?!?/span>
巫老說,“文革”前,有一次她到廣州演出時,曾動過回鄉懇親的念頭,但當地的朋友告訴她,龍川離廣州太遠了,白天出發,晚上都趕不回來,只好作罷。她一度以為家鄉的小鎮叫清源(音),但人們告訴她,龍川有24個鎮,沒有哪個鎮叫清源的,這更讓她覺得回鄉尋根問祖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幫助鋼琴家巫老找到故鄉,是一場歷時兩年的愛心接力活動。2015年國慶期間,巫老在美國結識了畢業于星海音樂學院的鄧文英,向她吐露了尋根懇親的心愿。鄧文英馬上聯系了在河源市文化館任副館長的同學肖建厚。肖建厚對此非常熱心,不斷地查詢資料,向龍川巫姓朋友打聽,在網上發帖求助,但一直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
今年3月,肖建厚發出“幫助美籍華人、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老尋根懇親”的帖子,引起河源市僑聯、龍川縣委縣政府、巫氏宗親及眾多熱心網友的關注。經市僑聯和龍川當地相關部門以及巫氏宗親的反復考證,巫老的祖籍地被確認為龍川縣紫市鎮新南村鹿水洞。
回到故鄉,巫老一次次地向幫助她圓了尋根懇親夢的人們表達謝意。
4 她深情給家鄉獻上兩場音樂會,點燃音樂夢想
巫老特意安排了兩場音樂會,深情獻技魂牽夢縈的家鄉:今晚,龍川縣將在東江影劇院舉辦“夢圓龍川行·巫老老師鋼琴音樂會”;本周末,市區也會有一場音樂交流會,巫老將登臺演出。
她給河源留下的,除了音樂盛宴和化不開的鄉情,還有音樂夢想。宗親座談會上,在對老鋼琴家的歸來表達歡迎和致敬后,龍川縣委書記黃添勝說,巫老師是龍川的驕傲和光榮,巫老師的歸來,為千年古縣、人文龍川增添了一張亮麗的新名片,龍川將為巫老師設立一個陳列館,展示巫老師的藝術成就,點燃龍川熱愛音樂的青少年的音樂夢想,激勵他們在音樂的殿堂里收獲更多更大的成就。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