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9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由省委宣傳部、省委黨史研究室和河源市委共同主辦的紀念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90周年學術研討會25日在紫金縣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名黨史研究專家、學者與會,對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的歷史意義和影響等進行深入研討。
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淼翔主持研討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等出席活動。
河源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擁有豐富的革命史跡,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近年來,河源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保護、挖掘、宣傳、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河源革命歷史地位不斷提升,紅色歷史文化品牌逐步打響。這其中,1927年4月發生在紫金的“四·二六”武裝暴動,拉開了東江地區武裝暴動的序幕,是中國共產黨人開啟獨立領導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前奏曲,紫金的革命斗爭歷史在廣東乃至全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張玲指出,今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舉行紀念河源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90周年學術研討會,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傳統,在黨史國史的研究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是為了總結歷史,把握規律,從而堅定理想,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她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繼續關注和支持河源紅色歷史文化的發展,加快革命老區脫貧奔康、率先振興的步伐。
據了解,此次研討會共收到來自中央黨史研究室、中科院、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和本省高校、各地市、廣州農講所、省博物館等部門專家學者撰寫的研討論文80多篇。經過嚴格審查,共有58篇符合研究主題的論文入選研討會。通過研討交流,對挖掘河源紅色歷史資源,珍惜河源紅色記憶,擦亮“河源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紅色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5日上午,與會領導嘉賓、專家學者先后參觀了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圖片展和蘇區革命舊(遺)址群。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