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都率市委常委班子到紫金蘇區瞻仰紅色遺址重溫入黨誓詞
○本報訊 記者 董偉偉 11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丁紅都率市委常委班子到紫金縣蘇區鎮,瞻仰紅色遺址,重溫入黨誓詞,并在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屋)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委書記李希在瞻仰中共三大會址時的講話精神。市委副書記、市長葉梅芬,市政協主席張麗萍、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吳善平參加活動。
紫金縣蘇區鎮原名炮子鄉,是中共黨史革命史上最早的蘇區之一,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海陸惠紫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周恩來、彭湃、徐向前、劉琴西等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譜寫了紅二師、紅四師、紅十一軍、東江縱隊英勇戰斗、流血犧牲的壯麗詩篇。
蘇區革命舊址、遺址群是紀念和緬懷革命先輩的圣地,有1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人們耳熟能詳的“血田”就是其中一處。1928年,國民黨反動派先后兩次在這里共屠殺革命干部群眾450多人,鮮血浸滿稻田,溢出田埂。“血田”生動詮釋了生命與信仰之間的偉大抉擇,450多名先烈用鮮血表明了守護初心、捍衛革命的堅定決心和崇高精神。
活動中,市委常委們胸前佩戴黨員徽章,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集體瞻仰了紫金革命斗爭史展館、“血田”紀念廣場、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重溫了當年的艱苦斗爭歲月,革命先烈不怕犧牲、英勇奮斗、不折不撓、矢志不渝的堅定理想信念讓每個人深受教育,更加深刻感受到新時代賦予當代共產黨人的責任和使命重大。
在“血田”紀念廣場,市委常委向“血田”紀念碑行鞠躬禮,向革命先烈表達崇高敬意。隨后,在“血田”紀念廣場,丁紅都領誓,市委常委們面對鮮紅的黨旗,舉起右手、緊握拳頭,重溫入黨誓詞。
在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丁紅都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常委們暢談了學習心得,一致認為,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市委常委會會議,接受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直抵靈魂的理想信念教育。
丁紅都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史是中國共產黨人最好的營養劑。我們黨在長期奮斗歷程中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豐厚的政治資源,是始終激勵我們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我們一定要弘揚好、傳承好黨的優良傳統,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丁紅都強調,河源是一方有著光榮革命傳統和豐富紅色資源的熱土。我們要不忘初心,始終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一名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把全部精力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投身到河源率先振興的歷史進程中,以此告慰歷史、告慰先輩。一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扭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始終踐行根本宗旨,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河源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要始終堅守政治本色,保持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帶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守紀律和規矩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清廉本色,更加自覺地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
丁紅都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我們河源做好各項工作的行動綱領。我們要牢記使命,一張藍圖繪到底,擼起袖子加油干,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河源的新使命。他強調,要心懷大局眼觀大勢,主動把河源工作放在全國全省大格局中去謀劃、去落實,加緊調頻對標、同頻共振,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扭住“三大抓手”,奮力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與全國全省同步現代化目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丁紅都強調,市委常委作為全市的領導核心,更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帶頭學習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使命擔當,狠抓工作落實,提高干事本領,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以只爭朝夕、敢于擔當的拼勁,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有新作為,干出新業績。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