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是廣東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關鍵時期,是河源市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的關鍵時期。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科學編制《河源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對于推動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網上意見征求活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發揮互聯網在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切實提高《河源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透明度、民主參與度,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愿望充分體現到《河源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中來,市教育局現向社會各界征集《河源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意見和建議。
一、征集的總體內容
“十三五”河源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關鍵影響因素;“十四五”河源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應確立的新思路、新任務、新舉措;“十四五”破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與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應樹立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應實施的重要政策舉措、重大工程項目、重點改革計劃。
二、征集的主要內容
(一)河源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成就、基本經驗、階段性特征與突出問題。主要包括:“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成因;“十四五”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和破解教育主要矛盾的主攻方向與關鍵路徑,以及實施重要政策舉措、重大工程項目、重點改革計劃的建議。
(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格局,加強和改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衛生健康教育、國防和軍事教育,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體系的思路、任務和舉措。
(三)加快推進教育協調發展。主要包括:按照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融灣”、“融深”以及推進“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提高區域間教育協調發展水平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水平,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任務和舉措。
(四)深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改革。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教育系統教師隊伍、科研隊伍、教研隊伍、管理隊伍建設改革,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育師資隊伍的思路、任務和舉措。
(五)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主要包括: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遵循規律,同時根據經濟社會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建立健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教學、評價體系,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調整優化中高職院校學科專業設置,推進政產學研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加強教育科技產業融合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思路、任務和舉措。
(六)切實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主要包括: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國際視野、培養國際思維、增強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以“融灣”為契機,推動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集團化辦學。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為核心組建跨市域的教育集團,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與河源廣泛開展基礎教育領域的辦學合作,通過優質學校輸出品牌、管理、資源等,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帶動提升我市基礎教育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深入參與“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七)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主要包括: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深化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和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擴大教育開放的思路、任務和舉措。
三、其他事宜
(一)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和有關單位圍繞上述內容,也可不拘泥于上述內容,選擇一個方面或若干個方面,提出有前瞻性、創新性、針對性、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二)意見和建議要主題明確、有理有據、簡明扼要,控制在800-3000字之間。
(三)請于10月27日前將意見和建議電子版發送至電子郵箱hyjybgs@126.com,郵件主題和附件名為“姓名(或單位)+教育‘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來信來函請郵寄到“河源市源城區越王大道商務小區市教育局辦公室”,郵政編碼:517000,信封注明“教育‘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
對于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組織整理和研究,并作為編制《河源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參考依據。
感謝大力支持!
河源市教育局
2020年9月25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