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帶領團隊在東源縣柳城鎮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無人智慧農場核心示范區舉行無人駕駛插秧機種植“太空稻”觀摩會?,F場,無人駕駛的插秧機按照規劃路徑獨自在田間來回穿梭,將“太空稻”秧苗規則地移栽在田里。至此,加上本月13日無人駕駛精量穴直播機播種的30畝“太空稻”,無人智慧農場150畝核心示范區早造“太空稻”種植面積全面完成。

圖:無人智慧農場無人駕駛插秧機作業現場圖
無人智慧農場,是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依托院士團隊建立的全市首個無人農場,依靠北斗衛星系統和5G信號,實行無人駕駛旋耕機整地、無人駕駛激光平地機平地、無人駕駛精量穴直播機直播、無人駕駛插秧機插秧、植保無人機施肥施藥和無人駕駛噴霧機施藥、無人駕駛收割機收割、無人駕駛運糧機運糧、機械化烘干,實現全程機械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早造核心示范區為150畝,30畝進行無人駕駛精量穴直播機播種、120畝進行無人駕駛插秧機插秧,種植品種是國家航天育種中心航天搭載后培育的水稻品種,具有產量高、質量好、抗藥性強等特點,無人駕駛機械化種植“太空稻”,屬全國首例。下一步,無人智慧農場核心示范區將在晚造種植時擴大到500畝。

圖:無人智慧農場無人駕駛精量穴直播機作業現場圖
據羅錫文院士介紹,其團隊從2003年開始開展農業機械導航及自動作業關鍵技術研究,突破了導航定位、路徑跟蹤、電液轉向、電機轉向、速度線控、機具操控、自動避障、主從導航、車載終端和系統集成等十大關鍵技術。先后成功研制無人駕駛旋耕機、無人駕駛播種機、無人駕駛插秧機、無人駕駛噴霧機和無人駕駛收獲機等,建設的水稻無人農場具有五個特點: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成果“基于北斗的農業機械自動導航作業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未來,他將帶領團隊做大做強河源無人智慧農場,將其打造為廣東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和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樣板。

圖:羅錫文院士現場指導
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農業機械化。保障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而在保障糧食安全中,農業機械化起到主力軍的作用。近年來,我市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但與珠三角發達地區仍有較大差距。無人智慧農場是緩解農村勞動力短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代表著最先進農業生產力,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引領數字農業、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等現代農業方式的發展。建設無人智慧農場,對提升我市水稻機種短板、促進水稻全程機械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市農業裝備和農業機械化薄弱環節科技創新的具體表現,對加快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的發展,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農業裝備支撐,引領新型職業農民從“會種田”到“慧種田”轉變。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