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聯動共防汛 眾志成城抓復產
——市農業農村局全力推進農業災后復產工作
自6月12日受“龍舟水”持續強降雨影響以來,我市各縣區農業生產均不同程度受災。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全體動員、全員投入、全力以赴,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開展農業抗災救災,農業災后復產重建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一、加強組織,壓實責任。自汛情發生以來,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落實全市防汛工作有關會議精神,多次召開農業防汛救災、災后復產部署工作會議,牽頭成立防汛和核災救災工作小組,統籌開展全市農業防汛、災情統計核查上報、減災救災、災后重建等工作,不折不扣落實農業生產防汛救災和災后復產。目前,全市農業災后重建工作正加快推進,各項復產措施有效落實。
二、抓早抓小,精準施策。及早開展汛情預警工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密切關注雨情變化,強化與應急、水文等部門信息互通,及時調整發布農業自然災害應急響應和預警信息,抓早抓小防汛預警工作。目前,已向全市各農業經營主體發布防汛短信35706條。及早開展風險排查。建立防汛救災領導干部掛鉤縣區制度,成立工作指導組重點針對易受災地區農場、漁船、涉漁“三無”船舶、避風碼頭等安全隱患開展隱患排查,確保安全度汛。據統計,自6月12日以來,全市農業農村部門共組織出動2460人次,實地指導檢查種養殖企業300余家,檢查漁船50余艘。及早做好應急準備。落實汛期農業應急值班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及早儲備了救生衣、消毒藥、防護服、動物疫苗等一批緊急防汛物資,并發放至有關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及鎮村,及時支援涉農企業安全度汛。
三、分類指導,全力復產。加快恢復農業生產。針對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受災情況,分類制定復產指導措施,組織農技力量指導早稻抗災保產和晚造生產,全方位開展災后消殺、畜禽尸體無害化等防疫工作,及時進行魚池清淤、修整,修復疏通進排水渠,全力推進受損農業設施重建工作。目前,受災農作物清淤扶壯、水毀農田修復、設施農業修復已分別完成35%、10.4%、34.1%。加強生產技術指導。積極與上級部門請示溝通,得到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先后派出涵蓋農業應急、種植業、農機管理、牧漁業等5個技術指導組到我市進行農業災后復產指導,同時積極發揮省農科院河源分院農技人才下沉指導作用,深入災區田間地頭,查災情、解民憂、助復產,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項復產工作。廣泛全面動員。結合“七一”黨員活動,組織動員農業農村系統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全面投入災后復產工作,參與農村環境淤泥疏通、雜物清掃、環境消殺等工作。同時積極動員愛心涉農企業支援防汛救災復產,共捐贈香菇鹵肉等預制食品83箱5000余份、棉被300床給受災地區。
接下來,我局將圍繞年度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對標對表鄉村振興考核硬指標,落實有力舉措,強化關鍵措施,加快推進災后復產,全力做好早稻抗災保產和晚造糧食生產,高標準抓好鄉村發展,加快涉農資金支出進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取得實效。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