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農業局、畜牧獸醫漁業局、江東新區農林水務局,局機關各科室、直屬各單位:
10月21日下午到夜間,強臺風“海馬 ”自南向北穿過我市,受其影響,我市普降大暴雨,并伴有8到12級陣風,給我市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為切實抓好當前的農業救災復產工作,現通知如下:
一、 落實工作責任 。各地各部門務必充分認識當前救災復產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認識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艱巨性,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把農業救災復產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加強領導,落實責任,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扎實做好農業救災復產的各項工作。
二、 落實救災措施 。全力以赴,組織技術力量,深入災區生產第一線,調查研究,制定對策措施,認真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實行分類指導,當好黨委、政府參謀。
(一)種植業方面。1.對于受浸的稻田,要及時疏通溝渠,排除田間積水。2. 進行分類指導,對黃熟度確實不夠的倒伏水稻進行扶正,對基本黃熟的倒伏水稻及時搶收。3.要切實加強病蟲害監測,及時掌握病蟲情發生動態,及時指導農民做好防御工作,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情暴發危害。4. 及早謀劃冬種生產,彌補受災損失。
(二)畜牧業方面。1.組織指導飼養戶迅速修復損毀欄舍,及時補欄;2.做好免疫注射和補免工作,組織力量對受災的畜禽欄舍及周邊環境進行防疫消毒;3.加強對災害發生地和洪水流經區域死亡畜禽尸體的清理和無害化處理工作,有效防止災后動物疫情暴發。
(三)漁業方面。1.魚塘決堤的,要盡快加固塘基,疏通排洪渠;魚塘漫頂的,要迅速排水,降低水位;恢復生產的魚塘,要加強管理,正常投料生產,并做到勤檢查、勤觀測,防止發生病害;水生動物逃跑導致空塘的,要盡快消毒清理魚塘,補充魚種組織生產;魚塘中發生死魚的,要及時撈起,并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污染養殖環境,造成對災后復產的危害。2.要檢測水質,確保PH在6.5-8.5之間,如果水質PH在6.5以下,要潑灑石灰調節水質;要開動增氧機,增強恢復生產能力。3.要根據魚塘實際情況,投放生石灰、漂白粉等對癥藥物防治,防治災后病蟲害。
三、 加強溝通協調 。各地各部門要加強與保險部門的溝通聯系,配合保險部門趕赴受災現場,及時進行災后政策性保險查勘定損理賠工作,并做好受災群眾的安撫和解釋工作,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四、及時上報災情。各地各部門要樹立抗大災的思想,加強災情的調度、值班應守和災情統計工作,及時統計受災情況,并及時上報市局。上報的災情要與縣區三防部門銜接,統一上報口徑。
河源市農業局
2016年10月22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