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通報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2017年第二季度督查考評情況,源城區、和平縣、東源縣位列前三甲。
今年初,《河源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督查考核辦法(試行)》出臺,明確提出對各縣區政府、江東新區管委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督查考核,每季度督查得分情況將進行排名,并在新聞媒體公布。
上個月,市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3個督查組分別對各縣區(管委會)第二季度工作進行督查。近日,我市通報了督查考評結果。通報指出,各縣區(管委會)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不過,整治工作也存在人員配備不齊、資金投入不足、規劃編制滯后、內生動力不強、整治力度不夠等問題。特別是在規劃編制上,全市有1239個村需要編制村莊規劃,但目前只有759個村編制了規劃,僅占總數的60.67%,較為滯后;除東源、連平縣及江東新區鄉鎮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覆蓋率達100%以外,其他縣區均未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通報提出,各縣區要進一步配齊配好工作人員,加大資金投入和整治工作力度。要加快編制村莊整治規劃進度,確保轄區內的省定貧困村在今年底100%完成村莊整治規劃編制任務,其他村莊完成80%;要加大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大力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現象;要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垃圾處理設施設備,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要加快推進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步伐,爭取早建成、早使用,并根據農民需求配備建設村公共服務中心、衛生院、幼兒園、養老等設施,統籌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路燈、公廁等公益設施,加強防險避災場所、防洪和消防設施建設,提升基層公共服務水平。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