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了廣東農業現代化“十三五”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區域布局、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是廣東省農業領域第一個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樹立大農業、大食物、大健康觀念,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具有嶺南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為我省全面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明確了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的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到2020年,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形成創新融合、集約高效、開放合作、綠色精品的新格局,成為熱帶亞熱帶高效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業對外開放合作先行區、全國生物農業創新集聚區、全國農業可持續優化發展區。全省農業區域布局,一是優化包括珠三角都市農業區、潮汕平原精細農業區、粵西熱帶農業區、北部山地生態農業區,南亞熱帶農業帶、沿海藍色農業帶的“四區兩帶”區域農業發展格;二是建設優質稻米產業示范區、生豬生態健康養殖基地、“菜籃子”保障基地等10個重點產業基地(產業區、產業帶)。建設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現代種業提升、農業設施裝備提升、智慧農業引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生態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等十大重大工程。
《規劃》強調,推進全省農業現代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作,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加大支持力度,強化創新驅動,完善體制機制,確保規劃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