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
去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環保整治和禁養區清理等多重因素影響,我省生豬行業總體信心不足,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較低,恐慌性出欄和空欄現象突出,生豬產能下降幅度較大,至今年6月以后,前期減欄空欄的后續影響逐步顯現,生豬及豬肉產品價格快速上漲。面對供應形勢日趨嚴峻的局面,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分管領導多次組織專題研究部署,千方百計穩生產保供給,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7月17日,省農業農村廳等12部門出臺了《關于印發我省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的通知》。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省財政廳等部門相繼發文,明確支持生豬生產、穩定豬肉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要制定我市十條落實意見,因此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印發了《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
二、主要政策依據
1.省農業農村廳《轉發農業農村部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的意見》(粵農農函〔2019〕683號)。
2.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工作措施的通知》(粵財農〔2019〕27號)。
3.《省自然資源廳 省農業農村廳 省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做好生豬養殖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粵自然資函〔2019〕1986號)。
4. 省農業農村廳等12部門《關于印發我省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的通知》(粵農農函〔2019〕1354號)。
5. 市生態環境局 市農業農村局《轉發省生態環境廳 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廣東省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情況排查的通知》(河環【2019】138)。
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9〕44號)。
三、主要內容
圍繞“安全、穩價、保供”目標,壓實工作責任,切實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一)壓實“菜籃子”考核責任。加強“菜籃子”考核機制建設,堅決完成生豬保供任務。一是完成省下達年出欄生豬不低于99萬頭的生產目標。二是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各地要指導轄區內生豬養殖場和屠宰企業優先保障轄區內的肉品供應,做好凍豬肉儲備及投放,確保生豬市場自給率達到70%。三是嚴格問責。對組織不力,落實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移送有關機關,按規定進行問責。
(二)優化生豬產業發展環境。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和各部委的決策部署和文件要求,逐一細化落實,積極營造綠色、和諧、良好的生豬產業發展環境,提振養殖戶信心,調動養殖的積極性。一是依法依規劃定禁養區,取消超出法律法規范圍劃定的禁養區、限養區。將生豬產業用地納入國土規劃,生豬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前提下,合理安排生豬養殖用地空間,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為養殖用途不需要耕地占補平衡。根據養殖規模確定用地規模,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規定。二是對非禁養區符合要求的養殖場要依法辦理設施農用地備案和環保手續;對需要拆遷的養殖場,要根據不同情況,該補償予以補償;對環保達標仍需拆遷的畜禽種業“兩場一基地”、種豬場、供港澳活豬注冊養殖場和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化養豬場,應在非禁養區安排用地予以搬遷重建,做到“拆一補一”,保護核心種質資源和基礎產能。三是要制定出臺促進生豬產業發展,對規模豬場新建改擴建、標準化改造、產能提升、冷鏈體系建設、應急保障等放方面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在信貸資金投向、投量等方面予以傾斜,不得對生豬養殖場(戶)和屠宰加工企業等盲目限貸、抽貸、斷貸,落實能繁母豬和生豬保險有關規定,提高政策性保險保額,暫時將能繁母豬保額從1000-12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豬保額從500-600元增加至800元。
?。ㄈ┘涌焐i產業轉型升級
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推進小散養殖向規?;瘶藴驶B殖轉型,加快推進生豬標準化、生態化、規?;l展;推進傳統粗放養殖向綠色科學養殖轉型,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對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考核任務完成較好的縣區,將在中央、省涉農資金中安排一定資金作為支持,鼓勵建設一批省內領先的標準化規?;B殖場、現代化美麗牧場;推進小型屠宰廠點向現代化屠宰企業轉型;推進調畜禽向調肉品轉型,落實交通運輸部和農業農村部對仔豬和冷鮮豬肉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
(四)建立健全供應保障機制
同時發展牛肉、羊肉、禽等替代性畜禽產品,加強市場監測預警,綜合考慮短期市場價格變化和后期市場供應狀況,做好“菜籃子”產品的貨源組織和調運,完善豬肉儲備長效機制,增強對肉品的調控能力,保障市場供應穩定,保證重要節假日市場供應部脫銷、不斷檔,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和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
?。ㄎ澹娀侵挢i瘟等動物疫病防控
繼續強化非洲豬瘟防控各項措施,始終堅持“統一領導、分工負責,聯防聯控,以防為主”原則,嚴格落實生豬及其產品點對點調運監管、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等關鍵防控措施,強化風險管控,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嚴處置”,有效預防,系統應對,形成防控合力。要加強對養殖場戶的疫病防控技術培訓和分類指導,推進政府購買獸醫社會化服務,強化獸醫公共檢測機構能力建設,鼓勵發展第三方檢測服務機構,督促企業加強自檢,全方位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加快區域性防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生豬生產重點縣建設車輛高溫清洗消毒中心、區域性生物安全隔離帶等設施。
?。I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完善新聞發布制度,科學、準確、及時發布有關信息,引導新聞媒體全面、客觀、準確地報道豬肉等副食品市場供應、價格和質量安全情況,防止不當炒作。
?。ㄆ撸┘訌娦竽莲F醫工作隊伍建設
各地要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強化鄉鎮畜牧獸醫站所力量,配備與養殖規模和工作任務相適應的防疫檢疫人員,筑牢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依托現有機構編制資源,建立健全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明確工作職責,鞏固和加強畜牧獸醫工作隊伍,完善動物疫病檢驗檢測設施設備,落實畜牧獸醫工作津貼補助政策,確?;鶎觿游锓酪唧w系正常運轉。各級財政要保障監測、預防、控制、撲滅、檢疫、監督等動物防疫工作經費和專項業務經費。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屠宰檢疫申報點、活畜禽運輸指定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采取購買社會服務等多種形式,強化基層防控力量,滿足當前畜牧業發展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
四、文件有效期
《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為2年。
河源市農業農村局
2019年12月17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