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組領導的帶領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和《河源市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報告規定》的文件精神,緊緊圍繞我市三農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業依法行政能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加強法制學習,強化執法隊伍建設
根據《河源市2019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的任務要求和指示精神,開展一系列普法工作。一是開展各類普法學法培訓活動。堅持抓好局機關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開展了以法律講座為主要形式的,以新憲法和監察法為主要內容的局內部干部職工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法制觀念和業務能力。二是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參加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和全市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學報告學法規”知識測試活動和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參考率、優秀率均達100%。
二、開展法制宣傳和普法培訓
一是3月12日,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龍川縣農牧部門,在龍川縣佗城鎮舉辦2019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暨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宣傳周活動,宣傳農資合法經營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的自我維權意識和參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積極性,保障春耕生產順利推進。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與農民群眾積極互動,為他們解答種養技術、農機操作、農資經營法律法規等方面問題,并派發了農資科普宣傳資料和放心肥料、種子。據統計,活動現場共發放農資科普宣傳資料5000余份,向農民免費派送農資肥料、種子共4噸。二是在3月1日至6月30日禁漁期,全市各級漁業執法部門廣泛宣傳,深入漁區、漁村、漁戶,通過張貼通告、發放傳單、懸掛宣傳標語和運用新聞媒體、網絡,面向社會廣泛宣傳,禁漁管理制度逐步深入民心。據統計,禁漁期間我市共印發禁漁文件、通告38個,發放宣傳資料1546份,張貼標語76幅。
三、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保障農業市場健康發展
一是1月17日,我局到東源縣、連平縣、和平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檢查工作,隨機抽查了共計8家農資銷售門店、蔬菜種植基地、生豬養殖基地和屠宰場,立案1宗,要求按時整改5宗。二是5月15日,市農業農村局聯合江東新區農林水務局、江東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出動執法人員11人、執法車輛2輛、快艇1艘,開展東江禁漁期執法巡航工作。于17時20分,在風光水電站壩下航道口水域抓獲涉嫌違法電魚作業“三無”鋼鐵船1艘,當事人現場棄船逃逸,經執法人員登船檢查,現場查獲電魚工具1套,漁獲物約10公斤。在3月1日至6月30日禁漁期期間,全市各級漁業執法部門開展專項執法行動106次,出動執法人員635人次、執法船艇167艘次,查處電魚案件總數32宗;沒收違法捕撈漁獲物85.8公斤,取締違禁漁具數量83件,收繳電捕魚器具32套、沒收電魚船4艘,有效保護我市轄區水域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據統計,2019年1-11月,全市農業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9353人次,檢查企業2747個次,整頓市場389個次,立案49件,案件信息公開18件,受理舉報案件4起;執法檢查查獲假肥料15件,貨值0.02萬元;假農藥43.56公斤/872瓶,貨值1.16萬元。通過加強整頓農資市場秩序聯合執法檢查行動,進一步規范生產經營企業的自律行為,促使其守法經營,使全市農資質量明顯好轉,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營造一個守法生產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的良好氛圍。
四、是加強摸排線索力度,重點整治行業亂象
全市各級農業部門高度重視線索摸排工作。截至10月底,共上報有效線索49條,移送公安機關5條,辦結37條。4月初,和平縣畜牧獸醫漁業局配合當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鱘魚投毒案2宗。6-7月,市農業局聯合江東新區、源城區相關部門開展打擊私屠濫宰行動,在江東新區和平村、源城區高埔崗端掉3個生豬私宰窩點,兩次聯合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70余人,當場收繳生豬產品673公斤,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其中生豬19頭,貨值4萬余元。7月6日凌晨在源城區高埔崗查處生豬私宰窩點時,遭到私宰違法份子的暴力抗法,當場抓捕一人,移送源城區公安部門處理,截至10月底,共打擊私屠濫宰、非法運輸豬肉行為案件14宗。為保護河流生態,市漁政支隊聯合各縣區漁業部門加強查處電炸魚工作,截至10月底,己查獲電魚案件7宗,有效打擊了違法電魚行為。農村環境整治方面,和平縣合水鎮興徑村無證養豬場已關停;和平縣長塘鎮田吉村養豬場已關停,并改種百香果;龍川縣楓樹壩清理過江網、麻河600余張,清理無證網箱養殖20余萬畝。
五、推進文件合法性審核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規范文件制定,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我局印發《河源市農業農村局規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暫行規定》文件,在規范性文件的制定、發布過程中,按照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要求做到了事前審查、事后備案、對外公布,為從制度層面實現關口前移、前置性作用,為我局的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和文件備案工作做好了制度保障。二是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和效能。通過印發《河源市農業農村局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目錄清單》,《河源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音像記錄設備配備和使用管理規定(試行)》《河源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規范用語(試行)》《河源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全過程音像記錄清單(試行)》《河源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清單(試行)》等文件,促進全市依法行政、依法執法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改進措施
一是進一步全面提升法制理念。通過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行政知識的學習,強化依法行政觀念,為依法行政,建設農業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打下堅實理論基礎。(二)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項業務培訓制度,對現有的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業務、法律知識培訓,提升干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建設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高素質農業執法隊伍。三是加大執法人員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制、執法過錯追究制、自由裁量權基準制、重大處罰備案制、執法全過程記錄制等項制度,切實做到文明規范執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抓好依法行政和普法教育工作,抓好薄弱環節,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學好、學精農牧業法律法規,使執法環境更加優化、執法力量加強、執法水平穩步提升、執法效果明顯增強實現執法隊伍專業化﹑執法行為標準化﹑執法管理系統化,不斷提升農業行政執法水平。
河源市農業局
2019年12月25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