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強秋季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壓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六個一”系列工作措施,扎實排查化解開學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充分做好秋季新學期開學的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部署一系列檢查行動。結合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在秋季開學前,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人社部門先后制定印發《開展學校食堂包經營企業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通知》《進一步加強2023年秋季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和《開展2023年全市秋季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統一行動的通知》等,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明確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任務書”“路線圖”。
召開一場工作推進會議。8月22日,市市場監管局、教育局聯合召開2023年全市秋季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市市場監管局、教育局分管領導、協管領導,相關業務科室人員,各縣區市場監管局、教育局、江東新區社會事務局分管領導、股室負責同志,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廣技師大學河源校區、河源技師學院和市直學校的分管后勤工作領導近70人參加會議,切實統一思想認識,有力推進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
開展一項整治行動。從7月份開始,開展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在摸清轄區內學校食堂承包情況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自查和監督檢查,匯總形成風險隱患清單,逐一逐項督促整改,整治規范全市學校食堂承包企業、校外供餐單位等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截至8月25日,我市轄區內學校食堂908家, 其中自營學校食堂652家、承包或委托經營學校食堂255家,專項整治行動排查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127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1家,監督檢查112家次,發現問題和風險隱患32個,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1份。
組織一輪風險排查。在秋季學期開學前,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教育等部門督促轄區內各類學校認真開展自查自糾,落實開學前食品安全自查報告制度,按照《廣東省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隱患排查清單》《校園食品安全自查報告指引(式樣)》做好每日自查工作,全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網上巡查,重點檢查庫存食材、環境衛生和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及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等情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指導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建檔,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員監督抽查考核,完善學校食品安全應急事件處置機制。
統籌全市統一行動。在9月1日當天,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統籌精干執法力量,結合“隨機查餐廳”活動等工作,通過“你點我查”活動選定學校食堂或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等作為檢查對象,各縣區同步開展全市秋季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統一行動,并邀請主流媒體對現場檢查進行現場直播和新聞宣傳報道。
完成一次全覆蓋檢查。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結合轄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計劃,開展全市秋季908家學校食堂、1家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全覆蓋監督檢查工作,重點檢查是否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是否嚴格執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等制度,強化應用智慧監管系統,確保按時完成秋季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督現場檢查、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網上巡查和現場抽查考核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三個100%任務指標。在秋季專項檢查結束后,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將檢查情況形成問題臺賬通報屬地教育和人社部門并抄報市市場監管局,落實問題整改銷號管理和“回頭查”,確保秋季專項檢查發現的存在問題及時整改落實到位。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餐飲科黃淑芳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