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市市場監管局召開2023年河源市市場監管工作新聞發布會,向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通報2023年全市藥品安全監管、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以下簡稱“雙打”)以及市場流通領域掃黑除惡等工作情況。河源廣播電視臺、河源日報、河源晚報等新聞媒體應邀參加。市市場監管局四級高級主辦陳曉鴻同志主持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陳曉鴻同志詳細通報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開展藥品安全監管、“雙打”以及市場流通領域掃黑除惡工作總體情況和成效,藥化科、醫療器械科、執法一科等科室負責同志現場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定位,持續精準發力,扎實有效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為助力高質量發展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在藥品安全監管方面,積極推動藥品安全監管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行告知承諾,簡化審批流程,優化審批服務,提高審批效率。完善綜合監管機制,移送市公安局生產、銷售、提供假藥案線索1條,聯合市公安局共同偵破此案,涉案貨值8000余萬元,實現全鏈條打擊。開展藥品抽檢,全市藥品化妝品常規檢項能力達到100%全覆蓋目標。落實藥物警戒制度,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在“雙打”工作方面,市“雙打”辦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嚴格履行職責,加強部門協作與聯動,持續開展重點領域治理,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各成員單位共立案查處各類案件2824宗,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43宗,組織開展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毀活動5次,銷毀侵權假冒偽劣商品44噸,貨值1200多萬元。在開展常態化掃黑除惡方面,以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及堵點問題為整治重點,持續打擊市場流通領域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進一步清除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和特種設備風險隱患,積極摸排壟斷和傳銷線索,加大對市場流通領域涉黑涉惡線索的排查和違規違法行為的整治、查處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市局機關有關科室負責同志參加了發布會。
(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一科 肖勝榮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