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關部署,以簡政放權放出活力和動力、創新監管管出公平和秩序、優化服務服出便利和品質為目標,著力釋放企業負擔,降低運行成本,提升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水平,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聚焦簡政放權,協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深化住所登記改革,實現企業登記注冊與大數據中心標準地址庫對接和智能核對,設立企業開辦專窗,積極推動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精簡審批流程,新開辦企業登記注冊0.5個工作日辦結;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最快2個工作日內辦結,完善食品小作坊市場準入制度;將化妝品生產許可審批、特殊藥品運輸證明審批等許可審批事項的承諾辦結時限壓縮到1個工作日;核發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行政許可的審批時限從35個工作日壓減至1個工作日。
二是聚焦放管結合,不斷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探索執法“觀察期”制度,充分運用“河源市行政執法信息平臺”,積極探索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方式,構建高效協同聯合監管體系。大力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推動信用信息共享,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構建對守法者“無事不擾”的監管機制,切實提高監管效能。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深入開展價格專項治理,扎實推進全市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加大打傳規直工作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今年以來,全市共自查清理現行有效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類文件共672份;全市各相關部門對12211戶監管對象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對487戶監管對象進行部門聯合抽查檢查,聯合抽查力度同比去年提高22.4%。
三是聚焦優化服務,有力有效服務市場主體發展。圍繞堅持制造業當家,主動提供系列技術幫扶指導和政策宣傳,開展生產者“強身健體”質量提升行動、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行動、“千企萬坊”幫扶行動、質量認證下鄉活動、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活動、食品生產企業檢驗能力提升培訓班等質量幫扶行動,充分發揮我市高水平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的“一站式”服務優勢,提供檢驗檢測、計量校準、專家診脈、質量分析、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方面技術幫扶服務,幫扶企業項目建設,指導企業完成廠房基礎建設和標準化生產線的規劃設計工作,全力服務我市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產業、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促進企業創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維權工作體系,建成維權援助“一張網”體系,為我市企業提供及時、專業、高效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積極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和優勢示范企業培育等工程,實施專利轉化對接工程,建設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成立我省首家聚焦農業領域的實體化運作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以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助力農業科技成果在河源集成轉化。今年我市2個項目獲得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1個項目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高價值商標品牌培育大賽中獲得“商標品牌培育銀獎”;1個產品在首屆地理標志產品廣貨手信節中獲得“廣貨好手信”稱號;6個項目在首屆粵東西北知識產權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獲獎總數居粵東西北第二。
(市市場監管局綜合科 廖婕敏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