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提升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聚焦企業痛點難點堵點,通過強化政策引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質量幫扶、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等舉措為企業解決發展難題,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為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先后出臺《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實施方案》《河源市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促進經營主體發展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服務制度,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把推動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市場監管工作的全過程各領域。
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深化住所登記改革,實現企業登記注冊與大數據中心標準地址庫對接和智能核對,統籌推進“證照分離”和“證照聯辦”兩項改革,大力推廣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加強全程網辦的導辦幫辦和宣傳服務,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我市企業開辦網辦率達89.70%。精簡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間、壓減申請材料,優化審批服務,對專營乙類非處方藥的經營者和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實施告知承諾制,新開辦企業登記注冊0.5個工作日辦結;將核發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行政許可、化妝品生產許可、特殊藥品運輸證明等許可審批事項的承諾辦結時限壓縮到1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60107戶,同比增長3.59%;其中全市累計新登記市場主體28714戶。
三是開展系列技術幫扶指導行動,不斷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和競爭力。主動提供系列技術幫扶指導和政策宣傳,開展生產者“強身健體”質量提升行動、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行動、“千企萬坊”幫扶行動、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活動、食品生產企業檢驗能力提升培訓班等質量幫扶行動,充分發揮我市高水平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的“一站式”服務優勢,提供檢驗檢測、計量校準、專家診脈、質量分析、技術咨詢、人員培訓等方面技術幫扶服務,幫扶企業項目建設,指導企業完成廠房基礎建設和標準化生產線的規劃設計工作,全力服務我市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百億級食品飲料及水產業、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展質量認證下鄉活動,今年以來初次獲得管理體系、服務、食用農產品認證的機構及證書分別有258家373張證書。開展2023年“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共服務醫療衛生單位154家次、企業3245家次,共檢定/校準計量器具95758臺件、免收檢定費用660萬元。
四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服務企業創新成果轉化。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維權工作體系,建成維權援助“一張網”體系,為我市企業提供及時、專業、高效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持續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創建工作,設立我市首家專利預審服務工作站,幫助企業的專利申請授權時間從22個月最短壓縮至3個月。成立我省首家聚焦農業領域的實體化運作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農業知識產權協同運營服務中心,搭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為市場主體提供覆蓋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等多功能、全鏈條的“一站式”集成服務。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系列活動,全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讓“知產變資產”。今年以來,共舉辦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系列活動21場,惠及企業300余家;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105筆,登記金額23.49億元,同比增長194.36%。
(市市場監管局綜合科 廖婕敏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