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部署的法治政府建設任務,扎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市場監管各項工作,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現將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
一是召開黨組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擴大)會議、讀書班集中學習會、支部會議、青年學習論壇等,通過集中學習、自學等方式,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部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11個堅持”的豐富內涵。二是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握標準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切實增強做好市場監管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三是召開黨組(擴大)會,傳達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總目標蘊含的豐富新內涵,找準工作重心,結合市場監管職能,緊密圍繞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八屆六次全會部署推動法治河源建設的有關要求,結合市場監管工作的重點任務,落實在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開展民生實事等方面再部署、再推動,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效能。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實落地
我局主要負責同志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始終堅定法治信仰,自覺用法治思維謀劃工作,以法治方式處理問題,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帶頭研究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堅持集體決策、集體研究,認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匯報,帶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做好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述職,切實履行法治建設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的職責。
三、積極履行職責,有力有序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建設
(一)堅持依法行政,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部署任務。深入學習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河源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強化統籌協調、細化責任分工、層層壓實責任,結合實際印發《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統籌推動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認真抓好我市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在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落實見效。
(二)積極履行市場監管職能,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加強市場安全監管,守住發展安全底線。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加強重點問題、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重點場所、重點環節監管,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各項指標在全省排名靠前,第二季度成績突出,得到省、市高度認可。在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安全監管方面,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協調聯動;規范行政許可,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綜合改革,提升監管質效,建立綜合監管制度和藥械化檢查員庫,創新跨縣區綜合監管模式,持續推動檢查能力提升;夯實基礎能力,突出藥械化監管執法職能,開展藥品監管隊伍執法檢查基本裝備標準化達標建設,推動監督檢查和執法緊密融合,健全與公安機關的行刑銜接機制;強化聯合監管,部門協同發力,加強藥品監管、衛生監管、醫保監管信息互通,推進“三醫聯動”大數據互聯互通應用,加強市場監管、衛健部門聯合督導檢查,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加強檢驗能力,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十四五”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擴展檢驗檢測項目;完善體系建設,強化藥物警戒,加強藥械化安全性監測業務培訓,加強風險信號研判和預警,完善藥物警戒管理機制;強化應急處置,確保有力應對,統籌應急管理專家庫建設、應急預案建設和應急演練工作;推動信息化建設,強化智慧監管,完善信息化追溯體系,提升“互聯網+藥品監管”應用服務水平。我市在省2022年藥品安全責任考核中取得了全省第10名、粵東西北第1名的突破性成績。在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加強產品監管建庫工作,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動員部署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推動落實工業產品經營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規定。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方面,扎實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開展市場監管領域燃氣安全整治等系列行動,開展“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年”活動,電梯安裝維保單位專項執法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在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方面,加強網絡交易監測監管;堅持線上線下齊發力,持續加大民生重點領域廣告監管力度;開展檢驗檢測領域專項執法行動;開展全市農貿市場提升行動,積極做好創文鞏衛工作,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升市場準入準營便利度,推動我市標準地址庫建設,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深化藥品化妝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序開展要素市場運行監管行動。三是強化質量強市建設,持續改善發展質量。健全質量工作機制,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區域產業集群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夯實質量基礎建設。2022年度省質量工作考核中我市為B級第一、粵東西北第三。四是強化知識產權工作,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強化地理標志運用促進,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服務水平。五是大力加強信用監管。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有機整合,持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全覆蓋、部門聯合監管常態化,統籌做好無證無照經營專項治理工作。我市2022年度企業年報公示工作排名全省第二。六是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統籌協調做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進一步強化反壟斷工作,強化重點領域價格監管,強化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三)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著力筑牢市場監管法治根基。一是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規范行政決策行為,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專職律師擔任我局常年法律顧問,在合同、行政復議、規范性文件審查、重大行政決策等多方面為我局出具專業法律意見,為我局科學決策和依法行政審核把關。二是依法做好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規范制定程序,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集體討論、征求公眾意見等要求,文件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三是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和法治人才培養,積極參加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舉辦的各類培訓,組織舉辦多場市場監管系統培訓班,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廣東省干部培訓網絡學院”和年度學法等學習平臺,不斷提高干部的法律知識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加強依法行政保障,將普法宣傳、行政執法專項經費、干部教育培訓經費等納入年度預算,確保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四)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大力加強市場監管領域執法。一是轉變執法理念,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努力提升監管效能,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出臺《2023年河源市涉企“綜合查一次”企業清單》《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四新”經濟包容審慎監管實施方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二是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加強民生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先后深入開展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三是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全面落實“三項制度”,出臺《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試行)》《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辦理流程圖(試行)》和《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文書制作規范(試行)》,完善體制機制,提升保障能力,進一步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五)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一是高度重視行政復議和群眾來信來訪,有效化解矛盾。二是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出臺《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辦理流程及格式文書(試行)》,進一步規范投訴、舉報的分流處置程序,確保各類投訴、舉報得到依法、及時、有效辦理,保護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
(六)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共同營造尊法學法守法良好氛圍。一是制度引領,強化責任抓落實,印發我局《2023年普法工作計劃》《普法責任清單》及《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強化組織落實,確保普法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強化學用結合促提升,全面加強系統內法治宣傳教育,緊抓“關鍵少數”帶頭學、全員覆蓋廣泛學、突出業務重點學,不斷增強法治意識,努力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三是緊扣職責,面向社會精準普法,結合監管工作實際,積極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世界計量日”“知識產權宣傳周”、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醫療器械宣傳周、“質量月”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聚焦市場監管、新聞媒體等平臺,全力推進法治宣傳工作,著力提升普法工作實效。
四、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我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針對性地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依法行政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面廣工作量大,涉及公共利益多,需要法律法規調整和規范的領域廣、環節多,行政管理的復雜程度前所未有,現實工作中,還存在依法行政意識不夠強、習慣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問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二)法治建設隊伍力量不足。一是法治建設隊伍人員配備不夠。人少事多、缺編少人、法治人才缺乏的問題比較普遍,特別在各直屬分局尤為突出。二是執法人員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市場監管行政執法需要法律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兼備,個別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和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在工作中容易出現被動局面。三是執法力量與監管職能上存在明顯懸殊。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線上線下市場交織融合,創新和保護等需求更趨多元,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風險依然存在,假冒偽劣、侵犯消費者權益等問題仍有發生,對加強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繁重的監管任務、新經濟新業態發展需求,市場監管難度和復雜性明顯上升,監管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法治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我局通過《聚焦市場監管》電視欄目、“河源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進行普法宣傳教育,但普法宣傳教育的創新性不夠,法治宣傳教育的受眾面有待進一步拓寬,普法宣傳效果有待加強。
五、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將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持續推進法治市場監管建設,依法全面履行市場監管職責,著力提升法治市場監管能力;強化執法監督,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著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加大法治人才的培養,提高干部的法治素養;加強法治宣傳,推動市場監管普法更加生動深入,切實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推進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