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市場監管工作會議。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暨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全面總結2023年全市市場監管工作,分析當前形勢,研究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市市場監管局局長主要負責同志、部分分管負責同志分別作全市市場監管工作報告、全市質量強市工作情況匯報、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匯報。副市長出席會議并作講話。
會議指出,2023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的正確指導下,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系統謀劃重大舉措、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工作機制,各項任務目標全面完成,監管和服務效能實現整體性躍升。在全省的質量工作考核中評為B級第一,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全省第十、粵東西北第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綜合考評排名全省第四,藥品安全責任考核排名全省第十、粵東西北第一,“3·15”生產、銷售假藥案獲國家和省通報表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考核中獲評“優秀”,我市被確定為粵東西北首批與省市場監管局共建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一是政治底色更加鮮明。強化政治引領,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完成19項調研成果轉化,100%完成專項整治工作,深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競標爭先行動,全面推動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二是改革創新更加深入。持續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大力推廣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完成我市標準地址庫建設,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深化藥品化妝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序開展要素市場運行監管行動。三是服務發展更加厚實。健全質量工作機制,推動出臺《河源市貫徹落實<廣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的實施方案》。開展生產者“強身健體”質量提升行動,充分發揮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效能,服務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創建國家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點1個、省級標準化試點3個,新增“圳品”13個。持續推進涉企收費治理,不斷深化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創新藥品綜合服務平臺。四是創新動力更加強勁。嚴格落實知識產權屬地保護責任,在粵創賽等多項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劃,2023年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99筆、同比增長147.5%,登記金額21.33億元、同比增長167.29%,為全省5個全面完成質押融資登記金額和登記筆數年度指標任務的地市之一。六是規范秩序更加有力。統籌協調做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進一步強化反壟斷工作,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工作,持續加大打傳規直工作力度,統籌做好無證無照綜合治理。七是護航民生更加真切。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深化藥品監管綜合改革,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重點場所、重點環節監管,全面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食品抽檢、藥品抽檢任務,科學防范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做好網絡平臺、廣告、認證認可、民生計量、價格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提前半年完成2023年“放心消費粵行動”省民生實事工作任務,2023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540.39萬元。加強執法辦案效能,2023年全市共查辦各類案件2406宗,移送涉刑案件20宗。八是體系建設更加完善。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強行刑銜接,強化信用監管,我市在企業年報公示工作中排名全省第二。制定出臺系列服務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扎實開展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東源縣縣城市場監管所成功創建我市首個國家級五星市場監督管理所。
會議要求,近期召開的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138”具體安排,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吹響了河源加快綠色崛起的新號角,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要主動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認真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為加快河源綠色崛起作出市場監管應有的貢獻。
會議強調,要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緊緊圍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要求,堅持“守安全、夯基礎、促發展、護民生、優行風、建體系”,大力實施“六大行動”,為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展現市場監管部門的擔當作為。一是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深入開展行風建設“深化拓展年”行動。持續鞏固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持續深入開展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三年行動,持續深化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二是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經營主體培育壯大行動。優化“市場準入”便利度,積極開展“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認定工作,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治理。三是要持續推進質量強市建設,深入開展提質量強信用行動。完善質量強市工作機制,扎實開展“1+3”產業集群質量提升行動、農土特產品“品質品位品牌”三提升行動,助力我市優勢特色產業產品規?;?、品牌化發展。四是要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深入開展創新驅動發展行動。全力推進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強化市縣、部門、區域間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加強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建設,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大力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積極穩妥發展知識產權金融,強化地理標志運用促進。五是要堅決筑牢安全底線,深入開展市場安全監管行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開展系列綜合性食品藥品安全治理行動,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完善藥品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助力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全面落實省、市政府民生實事。強化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推進“兩個規定”的落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進消費維權體系建設,加強網絡交易監測、廣告、認證認可、民生計量、價格收費、打傳規直等重點領域監管,持續開展農貿市場提升行動,強化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開展市場監管領域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從嚴從重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六是要不斷提高市場監管水平,深入開展體系建設提質增效行動。持續強化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推動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市發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河源海關負責同志;市市場監管局班子成員、處級干部,機關各科室、直屬各單位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分管負責同志;市場監管局班子成員,股室、基層市場監管所負責同志在各分會場參加會議。
(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規劃科戴小茜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