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市市場監管局召開2024年工作總結大會,全面總結2024年全市市場監管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市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并講話。
會議指出,2024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緊扣服務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守安全、夯基礎、促發展、護民生、優行風、建體系”,大力實施市場監管“六大行動”,市場監管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行風建設“深化拓展年”行動有力有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扎實完成市委巡察整改,高質量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入開展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深化拓展年”行動,有力推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在市場監管領域取得實效。二是推動經營主體發展質量穩中有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實現全區域企業注冊登記免費刻章,持續加大“個轉企”力度,積極推廣“星火貸”項目,發放“星火貸”融資貸款19.61億元。嚴格落實市場監管領域涉企收費免征優惠政策,2024年累計減免4000多家次單位檢驗費用超3500萬元。三是質量發展水平再上新的臺階,提質量強信用行動邁出扎實步伐。開展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活動,建成河源市水飲料及食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開展“土特產”標準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灣區認證”工作,“河源米粉”成為河源首個獲得“灣區認證”的產品。四是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全力推進,創新與發展相融并進。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加強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工作。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2024年全市商標注冊量、申請量增長率分別位列全省第1、第2。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營效益,2024年我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筆數84筆,金額39.27億元、同比增長84.07%。“龍川山茶油”獲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平獼猴桃”獲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設立河源市首個商標業務受理窗口,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在廣東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評估中獲評優秀。五是市場安全防線持續筑牢,監管為民理念深刻踐行。持續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扎實開展2024年河源市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動”,扎實完成食品抽檢、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深化綜合藥品安全監管改革,在全省率先試點創建基層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隊伍,榮獲中國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強化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加強網絡交易監測、廣告宣傳、認證認可、價格收費、打傳規直等重點領域監管,強化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開展系列專項執法行動,不斷提升行刑銜接工作效能,依法從嚴從重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024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案件2145宗,移送公安機關25宗;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1805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954.12萬元。六是市場監管體系提質增效,市場監管水平不斷提高。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有機融合,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開展市場監督管理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三年行動,我市1個基層集體榮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
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要按照省、市的部署安排,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錨定目標、鉚足干勁,高質量實現市場監管現代化“十四五”收官。要聚力營商環境改革,持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化信用監管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加強反不正當競爭監管,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全力推進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強縣共建工作,著力營造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要聚力質量提升改革,持續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實施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標準化提升項目,大力開展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助推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聚力監管職能改革,扎實開展食品生產行業“粵食優企”提質賦能行動,強化地理標志產品培育和保護,持續推進“灣區認證”工作,積極服務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要聚力安全監管改革,持續開展河源市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動”,深入推進藥品監管綜合改革,推進重點產品區域產業集群質量整治,開展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系列專項整治,加強價格、網絡、廣告、計量、認證認可等重點領域監管,不斷提升市場監管體系現代化能力水平。要聚力黨建賦能改革,持續鞏固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具體措施,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
市局領導班子、處級干部,機關各科室及直屬各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市局綜合規劃科戴小茜 供稿)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