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局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有力保障了生態環境保護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根據規定,現將我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
組織集中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對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動員部署,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戰略部署。各黨支部先后召開黨員大會,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樹立法治思維
制定“八五”普法規劃和2022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其中,切實履行普法責任。制定2022年局黨組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方案,在局黨組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局務會等會議上集中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切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據統計,2022年共開展集中學習19次。
三、全面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成立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局主要負責同志為局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將第一責任人履職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落實領導班子“述法”要求,及時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報告局領導班子年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責任工作情況。通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科室各司其職,形成“層層抓落實”工作格局。積極推動領學帶學督學,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扎實開展專題學習。
四、深入開展新施行、新修訂法律法規學習宣傳
將民法典學習納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運用“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系統”開展民法典全員專題學習。開展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在“河源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發布“《民法典》社會熱點問題解答”。統籌《河源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宣傳貫徹工作,制定了宣貫工作方案,在“河源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開展了《條例》知識有獎問答活動。
五、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持續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落實環評告知承諾、環評豁免、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70%以上的項目可通過簡單備案完善環評手續或豁免環評,97%以上的審批類項目由縣區審批。加強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管理,對存在問題的環評機構和人員依法依規予以失信計分處理。實施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清單內企業分類實行豁免環評、免于或減少現場檢查。
(二)全面加強依法行政能力建設。印發實施“八五”普法規劃、2022年普法計劃和2022年普法責任清單,將依法行政工作與普法、學法等活動相結合,重點抓好領導干部的法治教育,組織開展學法用法考試和辦理執法證綜合法律知識考試。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年度考核重要依據,把學法用法、依法履職和推進法治建設情況等納入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嚴格執行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扎實推進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積極組織市自然資源、住建、水務、農業農村、林業等部門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線索篩查,與檢察院、法院密切加強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2022年,我局成功磋商4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賠償金額達1600萬余元,倒逼企業或個人守法經營成為常態,讓“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成為社會共識。
(四)積極推動環境普法宣傳。充分利用“學習強國”APP、網絡培訓系統和學法考試系統,抓好本局干部職工的日常學法,年度學法考試參考率和優秀率均達100%。充分依托新聞媒體、“雙微”平臺等對我市生態環境工作進行宣傳,在各級媒體播發宣傳稿500多篇次,利用“雙微”平臺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河源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宣傳解讀。積極開展“誰執法誰普法”“送法入企”活動,今年以來累計派發《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宣傳資料7000余份,開展線上線下“送法規、送技術”宣講活動8場。
(五)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工作。根據《河源市生態環境局政務公開實施辦法》等相關規定,按照“應公開、盡公開”的原則,及時主動公開各類生態環境保護政務信息300多條,著力滿足公眾對生態環境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需要。
(六)加強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管理。嚴格執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2022年我局共起草《河源市洗砂管理辦法》《河源市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2份部門規范性文件,均按規定完成相關程序。同時按照“誰起草(制定)、誰清理”的原則,常態化開展了存量、增量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公布廢止文件1份。
(七)加大生態環境領域執法監督力度。常態化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執法,對東埔河上游環境狀況進行暗訪調查,開展了20項專項執法行動,共責令整改企業191家,下達處罰決定書32份,罰款219.69萬元,辦理查封扣押案件1宗、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宗、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宗。自2022年2月起持續開展新豐江水庫集雨區畜禽養殖業專項執法行動,督促179家養殖場(戶)完成整改。
(八)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扎實做好黨的二十大、省黨代會等重大敏感節點期間的環境信訪維穩工作,大力推動平安建設,通過12345熱線等多種途徑接受群眾投訴,并依法調處和回復。2022年1-10月,共受理調處環境信訪案件1018件,辦結999件,結案率為98.1%。
(九)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和“三重一大”民主決策制度,規范重大行政決策流程。落實案件法制審核和重大案件集體審議制度,案件經審理委員會充分協商后,提交局黨組集中討論決定。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廣東至友律師事務所為我局常年法律顧問單位,保障行政執法的合規合法性與公正性。
(十)強化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堅持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述法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接受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按時完成19件建議提案的答復和網上公開工作;認真匯總我市貫徹實施環境保護法和省環境保護條例情況的報告,順利通過人大檢查。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及時通過“兩法銜接”平臺將涉刑案件移送司法機關,實行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積極推進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規范化建設,2022年1-11月,我局未收到行政行為被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六、存在不足
雖然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面盡職履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對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精神、法治政府建設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學習不夠深入和全面,理論指導實踐有待加強;基層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執法隊伍年齡結構有待優化。
七、下一步打算
接下來,我局將繼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依法治污染促發展為重點,堅持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為奮力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貢獻力量。
(一)結合生態環境工作特點,科學制定年度學習計劃,創新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習與工作實踐的結合度,真正提升學習效果。
(二)優化執法方式,繼續落實生態環境審批和執法正面清單差異化監管,組織開展聯合交叉執法和專項執法檢查,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執法稽查制度,不斷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三)加強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強化執法業務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和發現問題能力,提升環境監管效能。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