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部門預測,2020年我市汛期降水較歷史同期持平,降水集中期內將發生暴雨和洪澇災害。為牢牢把握防汛主動權,避免“6.10”“6.12”洪災重現,全市各級水務部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和“防范勝于救災”的理念,早部署早行動,積極有序抓好各項備汛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一)落實各級防汛責任。全市2座大型水庫、619宗中小型水庫均已落實三個責任人,落實鎮村防汛責任人15000多名。目前,各地正逐級、逐部門通過媒體對外公布水利工程防汛行政責任人名單,接受社會監督。(二)切實加強風險隱患排查。今年2月至今,全市合計檢查抽查各類水利工程2964宗,包括中型水庫15座、小型水庫593座、水電站808宗、萬方山塘1390宗、在建水利工程30宗等。共排查出64宗中小型水庫存在隱患,均已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其中7宗正在除險加固,31宗已列入除險加固計劃,其余26宗已明確度汛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同時,全市水務部門將定期開展回頭看和明察暗訪工作,對隱患整改實行動態管理。(三)完善應急搶險力量配置和技術支撐。印發《河源市水務局關于建設水旱災害防御專家智庫的通知》,將全市水利專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或水利工程搶險經驗豐富的人員共30人納入了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全市已備有82部衛星電話、發電機組22臺、各類搶險編織袋40多萬條、土工布10000多平方米及一定數量的搶險物料和器材,水利防汛物資準備較為充分。(四)強化水庫調度和監測預警。組織省東江流域管理局、惠州水文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氣象局、市水文局、龍川縣應急管理局、龍川縣水務局、楓樹壩發電公司相關負責同志和專家召開楓樹壩水庫防洪調度工作協調會。復核《楓樹壩水庫2020年防洪度汛措施暨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討論形成了楓樹壩水庫防洪調度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提高大型水庫調度科學化水平。全市315個水庫及河道自動監測站已實行24小時全天候監測預警。2020年,“互聯網+河長制”信息平臺項目將新建200個水庫自動監測站點,將實現水庫動態監管全覆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