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河長辦、市水務局召開座談會,宣布由市委書記丁紅都提出構想、歷時8個月調研論證的“收購水浮蓮助農全民計劃”正式啟動試點工作。該工作將廣泛發動屬地民間河長參與、推動、監督水浮蓮清理行動,掀起“清理水浮蓮,保護家鄉河”的熱潮,努力實現東江、韓江、北江支流水浮蓮不入干流,確保支流河道暢通、河流干凈。行動計劃總預算約1050萬元,其中首期試點啟動資金為150萬元。
會議解讀了《河源市收購水浮蓮助農行動計劃工作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啟動試點的6個村分別為東江流域藍口支流的老埔場村、柳城支流的柳城鎮居委會、澗頭支流的洋潭村,全部位于東源縣;韓江流域則包括龍川縣鶴市支流的通衢鎮梅城村和紫金縣洋頭支流的洋頭村;北江流域主要是連平縣陂頭支流的貴塘村。
《方案》提出,此次收購采用“1+N”模式,每條支流由所在村(居)委會負責實施,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負責監督。水浮蓮收購按簍計量,經村民、村“兩委”、河湖協會三方確認簽名后,以每簍筐(不少于30公斤)30元的價格直接發放給村民。每次收購要“有相片、有簽名”,村民提供的河面清理前后對比照片,每場次收購的現場照片(有明顯參照物)等相關佐證資料由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派出的民間河長收集整理并報市河長辦。
這次行動計劃于去年得到了省水利部門專家認可,認為這種群眾路線可行,可先試點再向其他地方推廣。市河長辦、市水務局根據省水利部門專家意見,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提出行動計劃的“時間表”:4月至5月開展試點,8月起向全市推廣。
會上,市水務局張金城局長就如何做好水浮蓮收購工作,實現全市面上村的水浮蓮基本消滅,征求了6 個試點村的意見。相關縣河長辦、鎮、村主要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轄區河流水浮蓮現狀,并根據現狀提出了意見、建議及具體實施計劃。
張金城局長強調,東江水質保護至關重要,涉及東江中下流地區4000多萬群眾飲用水的安全,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一直把保護大灣區東江流域的水安全這項政治任務,作為重中之重工作來抓,也做很多具體的、有效的工作,希望水務各部門負責人充分認識到保護東江水質的重要性。
曾擔任多年城市管理工作的張金城局長表示,河湖潔凈和城市街道保潔理念是相通的,東江干流是“主街道”,111條支流是“背街小巷”,發動群眾清撈水浮蓮,就是清掃背街小巷。市水務部門有責任、有信心保護好河源所有河流的潔凈,就像清掃城市街道那樣把全市的河道保潔好。
張金城局長要求,發動沿河群眾清撈收浮蓮,有“近水樓臺”的優勢,各轄區河流負責人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因地制宜做好收購水浮蓮工作,把家鄉的河道、繞“村前屋后”的河流治理好,讓它回到記憶中兒童時魚蝦成群、可以放心赤裸游玩戲水的河流。
為配合這次行動計劃,市河湖保護志愿者協會還將深入6個試點村向村民宣傳河流基本知識,組織村民進行河流保潔凈灘行動,增加村民對家鄉河的認識,以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愛河護河的行動中來。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