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超長假期,河源市旅游消費市場迎來了一波久違的游客高峰,實現接待游客人數126.93萬人次,旅游收入8.67億元,均恢復到去年同期的50%以上水平。雖然受國際疫情大環境影響,出游信心全面恢復還有待時日,旅游市場整體水平的復蘇還未達到預期,但縱觀假期中河源文旅業態的表現,民宿業可謂優異,接待人數及綜合收入再攀新高,市場恢復超預期,增幅明顯,民宿業已成為鄉村旅游消費的重要環節,也已成為河源旅游業新的重要名片。
“雙節”民宿市場狀況及分析
“雙節”前,廣東省民宿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顯示,假期河源民宿的預訂房價均價居廣東首位。這一定程度表示,經過幾年的打造,河源民宿在省內已享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和品牌效應,其節前的營銷推廣效果也得到了市場的有效反饋。據河源市民宿行業協會對其中22家民宿的調查統計,今年“雙節”期間這22家民宿接待游客約16000人次,其中非入住游客達10789人次,入住游客達5936人次,入住占比30%以上。大部分民宿營業額同比去年漲幅10%—30%,入住率平均73%,其中有10家民宿入住率達80%以上,柒月民宿和萬綠民宿取得連續7天滿房的佳績,民宿游客、住客大多來自大灣區珠三角城市,消費水平較高。
營業額排名前10名的民宿
1.漣岸禧悅莊
2.竹里館
3.黃家客棧
4.萬綠客家驛站
5.柒月民宿
6.梨花屋舍
7.鄉村四月
8.萬綠民宿
9.迴嚮民宿
10.到·吉宿
入住率排名前10名的民宿
1.萬綠民宿、柒月民宿
2.漣岸禧悅莊、漁家樂民宿
3.四季豐莊園
4.迴嚮民宿
5.鄉村里
6.梨花屋舍
7.到·吉宿、鄉村四月
8.萬綠客家驛站
9.順天民宿
10.竹里館
平均房價排名前10名的民宿
1.康匯·酒坊民宿
2.漣岸禧悅莊
3.柒月民宿
4.迴嚮民宿
5.梨花屋舍
6.鄉村四月
7.竹里館
8.萬綠客家驛站
9.仙塘山居
10.萬綠民宿
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民宿消費呈現持續旺盛并向“吃住行玩”多元化升級。河源部分民宿已逐漸成為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或研學、親子、團建活動基地,而不再是簡單的住宿地。大部分民宿都能把住宿與鄉村休閑、農事體驗、親子、研學、茶藝、徒步體驗等結合起來以招攬游客,古驛道、果園、田野、農耕體驗、手工制作、民宿主人的生活方式、鄉村風情及鄉村環境已成為民宿吸引游客的賣點,一部分民宿正逐步實現“民宿微景區化”。
二是鄉村民宿承接了大量家庭游。河源鄉村民宿擁有秀麗的自然風光,淳樸的田園生活,地道的客家菜肴,以及寬敞的活動空間和豐富的人文風情,成為家庭出游的首選,“雙節”前不少鄉村民宿已一房難求。

迴嚮民宿
三是特色活動助興“雙節”。大部分民宿結合自然生態、特色民居、美麗鄉村等為主題,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鄉村休閑、民俗體驗項目。如主打女性主題的仙塘山居民宿推出特色“漢服”活動,每天吸引著眾多女性游客、市民前往拍攝漢服藝術照;迴嚮民宿每晚都舉行燒烤派對活動;到·吉宿民宿堅持以親子活動為主,受到家庭游住客的歡迎。還有部分民宿推出DIY冰皮月餅、DIY中秋燈籠、篝火晚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民宿的特色活動,一定程度緩解了我市旅游市場“留住過夜客”的難題。

2019年以來促進民宿發展的舉措
01 政策保障
2019年,河源市政府出臺了《河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意見》(河府辦〔2019〕4號)等文件,為包括民宿業態在內的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的政策保障,出臺了《河源市農村村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為村民建房活動的安全及質量監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此基礎上,部分縣區旅游行政主管部門也相應出臺措施,如《源城區星級旅游民宿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試行)》《東源縣星級鄉村旅游民宿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目前,《河源市民宿管理實施細則》已呈送市政府,待審議通過后實施,將作為啟動民宿登記、規范管理提供政策依據和指南。
02 專項扶持
為推動鄉村文旅融合發展,激發鄉村活力,我市加強了鄉村旅游點、民宿業發展的專項扶持。2019-2020年,補助部分民宿建成旅游廁所12座,合計補助70萬元。2019年,舉辦了河源市首屆鄉村旅游文旅融合創新大賽活動,獎補民宿6家共64.5萬元。今年,我市積極爭取省文旅廳扶持重點文旅企業應對疫情專項獎補資金,其中扶持民宿8家共40萬元。即將舉辦的河源市第二屆鄉村文旅融合創新大賽,將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扶持包括民宿在內的鄉村旅游創新項目105萬元。同時,鼓勵廣大鄉村民宿積極參與“鄉村旅游沖鋒號”系列活動,充分展示了我市民宿業良好形象和品牌。

鄉戀民宿
03 服務指導
一是指導成立河源市民宿協會。今年7月,河源市民宿行業協會召開成立大會,標志著河源民宿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截至目前,河源市民宿行業協會已發展了40多家會員單位。
二是指導大水井特色文化(民宿)街區、東源縣梨花屋舍、到·吉宿、竹里館民宿、康匯·酒坊民宿等積極融入客家人文特色,往精品民宿發展。
三是引導民宿企業充分挖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農耕體驗、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鄉村手工藝等鄉村產業,豐富民宿業態產品內容。
四是通過走訪、調研,召開民宿業座談會、對接會等,摸清我市民宿發展狀況,加強信息溝通,拓寬客源渠道,共同研究解決對策。
04 創新營銷
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短視頻等新媒體資源大力宣傳,擴大民宿品牌影響力。如針對今年3、4月份疫情期間全市民宿停擺,復蘇艱難的狀況,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動員社會愛心企業免費提供戶外大型LED廣告屏、各樓宇電梯廣告屏等,對全市重點景區景點、民宿進行了兩個月輪續宣傳。廣東民宿發展研究院撰寫發表了《河源市民宿發展現狀(2020)報告》,在“十一”黃金周系列推文中推介點評了河源民宿業,引起社會及業內廣泛關注。鼓勵河源市民宿行業協會組織河源民宿開展社群營銷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多部門聯動培育發展做優河源民宿品牌
01 注重規劃,科學布局
結合全域旅游創建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精準扶貧、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等工作,突出民宿特有的鄉村生態和旅游資源,做好民宿規劃。一是將民宿業態的發展列入《河源文旅體‘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去統籌謀劃,擬于明年委托專業機構編制《河源市民宿產業發展規劃》;二是充分體現文旅融合理念,倡導文化引領,挖掘當地民俗和人文資源,凸顯地域文化,突出鄉村特色,提升鄉村民宿的文化內涵,增強鄉村民宿的歸屬感和體驗感;三是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多措并舉,有序盤活農村依法建造的宅基地農房、村集體用房、閑置農房、閑置集體建設用地等資源,用于鄉村民宿和相關業態建設。
02 制度先行,規范管理
市住建部門制訂出臺《河源市農村建筑施工安全指引》,為民宿建筑提供施工指引和規范管理。市場監管部門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和“證照分離”全覆蓋改革,進一步激發民宿行業市場活力。各縣區旅游主管部門將按照即將出臺的《河源市民宿登記管理實施細則》,啟動民宿登記工作,進一步規范民宿管理,特別是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管理,對民宿實行評星定級,打造優質民宿品牌。
03 積極引導,做精做強
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將積極引導、指導全市的民宿業修煉內功,完善產品體系和軟硬件建設;組織部分民宿業主到深圳、韶關、清遠參加考察培訓;擬于明年舉辦“深圳—河源”民宿產業投資對接交流論壇活動,積極對接、引進大灣區知名民宿品牌及團隊;創新營銷手段,如“民宿微視頻·抖音”活動、直播帶貨活動等,打造河源民宿網紅品牌。針對河源民宿存在的零散、偏遠、規模小、線上營銷比例偏低等現狀,著力引導其集群布點和抱團營銷,計劃在基礎條件較成熟的縣區打造2—3個民宿文化村。此外,積極引導全市民宿業主走“品牌特色化、服務精細化、經營網絡化、行業生態化”之路,突出審美與個性,突出生活方式、價值觀輸出,突出“互聯網+民宿”和“民宿微景區化”,突出抱團合作與同業共贏,實現生態、良性發展。

04 持續扶持,融入戰隊
05 整合資源,打造品牌
整合現有的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古驛道等資源,將河源鄉村民宿納入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歷史文化游徑和風情小鎮、茶旅小鎮等內容之一,組織河源民宿專題推介活動,推薦優質精品民宿參加省內外旅游推介活動,開展“河源民宿”統一品牌策劃,進一步提高我市民宿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將河源民宿業培育成河源文旅的重要新生業態。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