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和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和《河源市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部署要求,我局強化組織領導、周密部署,按照構建“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總要求,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不斷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持續推進訴訪分離、依法分類等信訪改革工作,大力推進信訪積案化解集中攻堅,為推動法治河源建設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組織保障。我局按照《法治河源建設工作規劃(2017-2020)》等相關文件要求,建立了由局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班子成員按照工作職責分別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局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納入信訪工作要點,定期聽取法治建設工作匯報,及時研究部署法治建設重要事項,確保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我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有針對的開展普法學習教育宣傳活動。一是開展各項法律法規普及工作,廣泛宣傳“六五”普法工作經驗,深入宣傳“七五”普法規劃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任務;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信訪條例》學習同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干部理論學習有機結合;三是大力宣傳《信訪條例》及省市信訪相關法律法規,結合《信訪條例》頒布實施15周年,大力宣傳積極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的做法和成效。四是利用“12.4”憲法日暨全國法治宣傳日、法律頒布日等節點,組織開展各類法制宣傳活動,大力宣傳《信訪條例》,進一步營造我市依法文明上訪的法制文化氛圍。
(三)開展信訪矛盾化解攻堅。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生了許多新的社會矛盾和糾紛,我局根據中央、省信訪局的工作部署,開展信訪矛盾化解攻堅專項行動,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了一大批信訪熱點、難點問題。如群眾反映防疫物資不足、復工復產難、欠薪減租等涉疫問題共58宗,平均辦結時間為9。今年來國家、省交辦我市38宗重點信訪問題已全部化解,辦結率100%,其中涉法涉訴9宗也通過調解、導入法定程序等方法落實化解。通過開展信訪矛盾化解攻堅行動,切實推進我市信訪法制化建設進程,積極探索建立重大信訪案件會商審核、聯合督查督辦等新方法,切實解決突出信訪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注重從個案中發現帶普遍性的問題,研究建立完善同質化類案批量化解機制,從法規政策層面批量解決共性問題。
(四)健全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信訪工作機制。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聘請專業律師參與接訪、督辦工作,在縣級以上信訪部門設立訪前律師工作室和復查復核律師工作室,提高信訪工作法制化水平。10月19日,河源中立法律服務社專業律師團隊進駐我局參與日常接訪、依法分類和復查復核等工作,運用專業知識有力推進我市訴訪分離、依法分類等信訪改革各項工作,使信訪工作逐漸進入法制化軌道。同時,推廣“兩代表一委員”、新聞媒體、心理咨詢師等社會力量等參與接訪、化解信訪矛盾,使我局接訪隊伍更加多樣化、專業化。通過健全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信訪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和特殊疑難信訪問題化解工作。
(五)積極推廣網上信訪。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群眾上訪更加便利快捷,我局積極推廣網上信訪,引導群眾多上網少走訪,大力推進網上信訪系統的建設應用,不斷完善網上信訪系統、公眾號等平臺建設,簡易登錄和寫信流程,公開查詢、滿意度評價和辦理情況,減少由信訪部門轉交的中間環節,提高了辦理時效,對群眾評價不滿意的信訪事項,及時提醒、回訪、督辦、問責,推動信訪問題及時有效解決。目前,我市網上信訪量現已占信訪總量的59%,群眾逐漸把傳統走訪變為網上信訪,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工作目標。
(六)積極履行政務公開,實施“陽光工程”。堅持公開辦事制度,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公開熱線電話,公開辦事依據、辦事職責、信訪程序及受理、辦理時限等,自掀“蓋頭”見公眾,方便群眾辦事,接受社會監督。對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全部實行政策、條件、指標、程序、結果“五公開”,事前廣泛宣傳,把政策、范圍、條件全部向社會公開或公示,擴大來訪人的知情“面”,盡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加強信訪接待,對來訪群眾不厭其煩地做好解釋答復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
二、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一年來,我局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還存在問題和不足:一是普法的形式不夠創新。每年都在積極進行普法宣傳,但是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創新。同時我局編制的宣傳手冊缺乏創新,內容畫面不夠新穎,影響宣傳效果;二是網上信訪量占比偏低,宣傳推動群眾使用網上信訪反映訴求仍存在知曉度低;三是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分流難度大。群眾“信訪不信法”,認為信訪“兜底”一切問題的現象依然突出,而且大部分涉法涉訴問題的信訪人情緒激動、反映問題歷史久遠,且不聽工作人員指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積極推進普法形式創新。運用電子屏、微博、公眾號等平臺,通過線上常態化的大力宣傳,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推進我市法治建設宣傳工作。同時,把加強宣傳工作與日常工作相結合。通過對口幫扶工作,向幫扶對象宣傳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等法治觀念,不斷豐富宣傳形式,確保我市普法宣傳成效。
(二)加大網上信訪工作力度。繼續做好宣傳引導工作,讓網上信訪成為群眾信訪的主渠道,同時積極協調開通視頻接訪,切實減少走訪和信訪成本,提高辦事效率。
(三)充分發揮第三方律師參與信訪工作。通過完善第三方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機制,讓律師更多地參與到信訪工作,為群眾解難釋疑、提供法律援助,切實扭轉群眾“信訪不信法”被動局面,推動我市信訪工作提質增效。
(四)加大纏訪鬧訪治理力度。認真落實“三到位一處理”工作要求,對于“三個到位”落實后,信訪人堅持纏訪、鬧訪甚至違法上訪的,及時協調相關執法機關堅決依法處理,有效規范信訪秩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河源市信訪局
2021年2月20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