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的支持指導下,我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和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和《河源市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河源市2021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精心謀劃“八大攻堅戰”,聚焦聚力“六個抓”,推動各項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全面落細落實,與時俱進提升自然資源治理能力,堅定助推“示范區”“排頭兵”建設全面提效破局,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法治自然資源建設取得新進展?,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ㄒ唬┥顚W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黨對依法行政、推進法治建設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在依法行政、推進法治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法治建設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一是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各類法律法規納入黨組中心組學習計劃。每季度均開展黨組中心組學法活動,今年專題學習了《立法法》《保密法》《安全生產法》《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法典的重要論述以及習近平法治思想等內容;二是將涉及法治建設的重大事項納入黨組討論。發揮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規范性文件的制定、重大執法決定以及重大案件的處理均提交黨組專題研究,確保程序的合法規范;三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以書記、局長擔任組長,成員為各業務科室主要負責人的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對依法行政工作全面統籌協調,確保將依法行政的要求貫穿到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
?。ǘ┙y籌規劃,強化法治建設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資源廳的要求,結合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實際,制訂并發布實施了《河源市自然資源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明確了今后一段時間的普法任務目標和完成時限。下發了《河源市自然資源局2021年普法依法行政工作要點》,細化了年度普法和依法行政要求。草擬了《河源市自然資源系統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2021-2025)(征求意見稿)》,目前已在征求意見。
?。ㄈ┏绦蛞幏?,合法科學決策。貫徹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的規定,嚴格遵守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法定程序。一是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規范。今年對《河源市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辦法(征求意見稿)》等11個規范性文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落實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規定流程,部分技術性較強的規范性文件制定進行了專家論證,其中《河源市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辦法(征求意見稿)》組織進行了風險評估;二是會審提升決策科學性。主動落實規劃聯審、建設用地、采礦權會審制度,強化重大案件集體討論機制,對涉及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的重大事項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來決定,今年已召集各類會審會議不少于30次,確保做出行政行為前能夠集思廣益,公開、公平、公正處理,有效預防違法和不適當的行政行為。
(四)健全制度,提升執法水平。今年是我局的“制度立局”年,印發了《河源市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行動工作方案》(河府辦〔2021〕16號);擬訂了《河源市鄉村產業項目實施點狀供地實施細則》《河源市區城市更新項目“1+N”實施方案審批工作指引》《河源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施辦法(試行)》;《河源市區工業用地使用權供應管理辦法》《關于規范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有關事項的通知》已由市建設用地委員會已審議通過;啟動了《河源市區閑置土地處置辦法》《河源市“三舊”改造管理辦法》修訂工作。此外,為鞏固全局系統行政執法公示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合法性審查成果,結合本局實際出臺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年度已公示行政執法信息105條;開展規范性文件制定、重大執法決定、各類合同文件合法性審查430余次,持續規范完善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
?。ㄎ澹┖喺艡啵瑸槊褶k好實事。一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先后與市江東新區、高新區管委會重新簽訂了《行政委托書》,將41項自然資源管理權限下放至江東新區管委會、29項自然資源管理權限下放至高新區管委會,同時下移28項自然資源管理權限至源城分局行使。并按照政府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要求,梳理了18個審批事項的辦理流程,材料清單、辦事指南,公布制定了《免于辦理的項目清單》,進一步簡政放權。印發《河源市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細化了工程建設項目分類,推行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等級分類改革,簡化審批程序,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二是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在不動產登記領域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服務。本年度已開展“即到即辦”業務350806宗,通過“一碼通”在粵省事、 微信公眾號實現“掌上查”“掌上辦”;并同步推廣“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總對總”模式,現6家商業銀行實現了直接在銀行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窗口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相關業務;同步在不動產登記中心配備房產查詢自助終端及廣東政府信息平臺終端。
?。┢辗▌撔?,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一是堅持以案釋法,通過本局重大行政復議案件審查的集體討論,并組織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和領導干部旁聽庭審,以案釋法,舉一反三,切實增進領導干部對依法行政要求的理解,不斷改進各項具體工作,嚴格辦事的法律依據,完善辦事的法定程序,全年市級行政復議應議、訴訟應訴7宗;辦理復議審查10宗(上期結轉9宗)。二是創新普法宣傳。結合當前法律法規修改力度大,政策變化大的實際,為提升普法的實效,在本局微信公眾號開設普法小課堂,融合案例、法條、漫畫和解說的方式進行普法。同時,制作了“六個嚴禁” “堅決嚴控耕地‘非農化’”等動畫,發布在局微信公眾號,并在省自然資源廳公眾號發布推廣,使普法更接地氣、更有趣味性。
(七)立足本職,全面依法履職
1.聚力抓發展,資源要素保障持續有力。穩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初步完成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市域規劃內容制定,基本完成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基本完成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初步劃定全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420.74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8.23%。優化提升中心城區“1+6”規劃體系,完成了《河源市釣魚臺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編和《河源市東埔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河源市城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基本實現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加強重大項目資源要素供給,建立河源市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月調度會商機制,優先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及各類民生項目用地需求。2021年度我市共獲得國家、省和市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1959.31畝,其中國家用地指標5801.00畝、省級指標2246.59畝、市級用地指標3911.72畝。共審查使用2021年度用地指標的報批材料57宗,其中,國家委托省政府審批用地報批1宗,面積為5801.00畝;省政府委托地級市政府審批用地報批45宗,面積為5368.16畝;市政府依法或授權審批用地報批11宗,面積為790.15畝。強化土地資源有效供應,有序實施土地供應計劃,2021年全市供應項目用地185宗,面積505.91公頃,收取出讓金約77.85億元。其中經營性用地86宗,面積234.25公頃,出讓金73.29億元;工業用地項目64宗,面積208.05公頃,金額4.57億元。市區范圍內已掛牌出讓土地63宗,出讓金額約36.58億元,為城區發展提供土地要素支撐。有效開展產業園區整治提升,印發《河源市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制定分類處置措施和出臺11條激勵政策,進一步挖掘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提升產業園區用地綜合利用水平。2021年全市已完成整治提升4700畝,提前并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
2.聚力抓振興,推動鄉村發展提速增效。優化提升村莊規劃。對全市1181個行政村的村莊規劃編制進行全面評估,聯合市直七個部門印發了《河源市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選取東源、和平、紫金12個試點村開展村莊規劃優化提升工作。同時,推進實施舊城鎮、舊村莊改造,促進低效存量用地再開發,為鄉村振興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提供空間支撐。有序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完成順天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編制,擬訂《河源市鄉村產業項目實施點狀供地實施細則》,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保障。大力推進水田墾造,印發《河源市墾造水田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2021年實施墾造水田項目5755畝,超出省下達任務3355畝。加快燈塔盆地水田墾造,完成燈塔盆地墾造水田項目2290畝,超額完成省下達2020年度墾造水田2000畝的任務。全面完成不實補充耕地整改,共完成整改項目173個、完成補充耕地整改復耕2.49萬畝。
3.聚力抓民生,惠民利民水平不斷提升。有序實施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印發《河源市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2021年綜合治理實施計劃》,積極推進67處大型地質災害點治理工程,完成227處隱患點專業監測設備安裝啟用。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有序推進276處中小型地質災害點的綜合治理,今年入汛以來全市未發生一起因地質災害傷亡事故。有序推進“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收尾。全市應完成權屬權籍調查86.08萬宗,已全部完成權屬權籍調查任務;應登記發證宗數(具備房地一體登記發證條件)268059宗,已登記發證248557宗,占比92.7%,其中已完成房地一體登記發證172886宗,僅登記宅基地未登記房屋的75671宗。
4.聚力抓保護,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強化耕地保護,壓實縣區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市實有耕地保有量215.1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162.48萬畝,均超額完成省下達我市耕地保護任務,連續21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加快礦山石場治理復綠,累計完成治理復綠面積21.4公頃,完成省下達治理復綠任務,完成46處環保督察發現廢棄稀土礦山復綠整改,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扎實開展新增違法用地整改,2021年全市共整改違法用地165.55畝,其中源城區57.29畝、東源縣整改10.2畝、龍川縣整改84.81畝、紫金縣(含江東新區)整改5.38畝、連平縣整改7.87畝。對新增亂占耕地建房行為“零容忍”,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做到發現一宗、拆除一宗,截至目前,共整治14宗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設工作,并已全部拆除,恢復耕地5.24畝。
5.聚力抓改革,助力營商環境更加優化。大力推進土地要素市場配置改革,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工作部署,按時保質完成了實地調研、改革課題確定、綜合方案及土地要素方案撰寫等工作,并同步啟動了改革工作。《河源市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已經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即將印發實施。加快了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進度。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印發《河源市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探索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認真落實《廣東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制度》,開展我市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現狀調查摸底,形成《河源市2021年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報告》并報市人大監督。
?。ò耍┱J真做好2020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和整改。在2020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工作中,我局行政處罰案卷對外過程性法律文書執法主體不適格,個別縣自然資源局未出庭應訴答辯。針對存在問題,我局高度重視,認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好整改工作,對我局和本系統在考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刻分析,研究整改措施,對已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并通報全系統要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在今后工作中嚴格予以規范,防止發生類似的問題。
二、存在不足
在推進自然資源系統法治工作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程序正當的理念須進一步夯實,目前法律法規對很多行政行為缺乏明確的程序規定;二是合法性審查量大面廣,但專業力量配備須進一步加強,尤其在基層嚴重缺乏;三是面對眾多歷史遺留問題,法治的方法和手段還不夠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將堅持問題導向,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省和市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中央、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河源市自然資源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河源市自然資源系統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2021-2025)》等的要求,切實將我局法治建設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
?。ㄒ唬┘訌娖辗ń逃龑W習。打鐵還需自身硬,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法治建設的要求必然會越來越嚴格,自然資源部門監管的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系統的領導干部更應當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既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內容,又要加強對綜合類、業務類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考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ǘ┘訌妶谭犖榻ㄔO。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參加各類法律法規培訓,有針對性地加強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隊伍整體形象和業務水平。通過公開招錄方式,吸納優秀法律人士加入公務員隊伍,強化執法隊伍的基層力量,解決目前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切實提升執法隊伍的履職能力。
?。ㄈ娀瘓谭ㄖ贫嚷鋵?。制度建設是規范行政執法的重要手段,今年局已出臺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明確了崗位職責和執法程序、執法標準以及執法過錯責任追究,今后還將做細落實,進一步加強執法流程、執法文本等的規范,同時,把依法履職情況納入執法人員年度考核中,將依法履職情況與評先評優掛鉤,促使執法人員自覺增強依法行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河源市自然資源局
2022年1月6日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