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土地儲備中心,各縣(區)自然資源局(分局),市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其他事業單位:
現將《河源市自然資源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河源市自然資源局
2021年11月19日
河源市自然資源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自然資源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粵自然資函〔2021〕1090號)精神,全面推進法治自然建設,不斷提升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水平,結合市自然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服務我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深入開展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宣傳教育貫穿到自然資源管理的全過程,著力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不斷提升自然資源系統法治素養,努力培育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切實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和推動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普法服務中心工作,做到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法治宣傳教育就跟進到哪里;堅持系統協同推進,做到立法、普法和執法一體推進,以系統觀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我市自然資源系統踐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推進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和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不斷提升,社會對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知曉度、法治精神認同度、法治實踐參與度顯著提高,自然資源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全社會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依法維護國土空間開發秩序、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務
(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普法的首要任務,持續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入黨組(班子)中心組學習內容,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模范踐行。加大學習宣傳力度,采取集中研討,組織宣傳、舉行講座等形式,準確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始終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系統普法工作、指導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能力。
2.突出宣傳憲法和民法典。高度重視憲法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持久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結合“12·4”國家憲法日,開展“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以及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基本制度,闡釋好新時代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內涵和意義,引導全系統尊崇憲法、遵守憲法、貫徹憲法、維護憲法,使憲法精神內化為全系統依法行政的行為準則。廣泛開展民法典宣傳教育,落實好國家機關民法典普法責任,引導全系統認真學習民法典中涉及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內容,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組織開展好“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專項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民法典的重大意義、綠色原則以及涉及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內容,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3.增強自然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主動性。緊跟機構改革后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規章政策的立改廢釋情況,加強自然資源多門類、多領域制度體系的學習宣傳,重點學習宣傳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廣東省土地管理條例》《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熟練掌握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測繪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融深”“融灣”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政策解讀與服務保障,大力宣傳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促進資源惠民利民、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好政策。持續抓好《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行政訴訟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全面提升全系統依法行政能力,推動牢固樹立“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觀念。
4.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在全系統深入學習宣傳《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等各項黨內法規,注重黨內法規宣傳與自然資源法律宣傳的銜接和協調,做好各級黨組織“三會一課”內容,促使黨內法規學習宣傳的常態化、制度化。
(二)全面提升干部法治素養
1.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系統各級黨組織第一議題的重要內容,系統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的最新重要論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引導全系統領導干部自覺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宣傳者、踐行者、推動者。
2.落實黨組(黨委)理論中心組學法制度。將憲法、民法典、自然資源等相關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列入黨組(黨委)理論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保證每年一定次數的黨組(黨委)集體學法,強化“關鍵少數”的頭雁帶動效應,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始終做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模范。
3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落實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分級分類推進領導干部對履職應當掌握的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的學習,引導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等基本法治觀念。按要求組織領導干部參加法律知識考試,把法治教育納入領導干部培訓學習計劃,每年法律知識學習時間不少于48學時。積極參加 “自然資源大講堂”,組織全系統干部熟練掌握各類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切實提高全系統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組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開展涉自然資源典型案件庭審旁聽活動,落實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充分利用培訓、專題講座等形式組織干部參加法律知識培訓,把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領導干部自覺行為和必備素質。
(三)廣泛開展全社會法治宣傳教育
1.有效推進“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把普法作為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納入本單位工作總體布局,做到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結合自然資源工作特點、工作重點和執法任務,編制普法責任清單以并實現動態調整。在行政審批、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信息公開、來訪接待等工作人員中,加強對行政相對人、利害關系人及重點人群的法律法規宣傳講解,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全方位注入自然資源領域執法和普法中,寓普法于執法、服務中。
2.強化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普法與自然資源領域文化建設深度結合,開展契合自然資源特點的法治文化活動,突出“4·22世界地球日” “6·25全國土地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搞好自然資源法治宣傳,加強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自覺把法治元素融入本部門、本行業文化建設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實踐中,發揮法治文化的價值引領和精神熏陶作用。多形式組織開展自然資源法律法規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公園、進學校、進企業活動,提升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社會知曉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支持與理解。重點突出對加強對鄉鎮、村干部和村民的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宣傳與鄉村振興和村民生產生活相關的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突出加大以案普法力度,發揮正面典型示范激勵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使典型案例成為全民普法的公開課。
(四)打造自然資源特色法治文化
1.打造自然資源法治宣傳陣地。推動建立自然資源法治宣傳聯盟,拓展普法綜合平臺,通過“互聯網+法治宣傳”于一體的融媒體法治傳播體系。運用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各媒體客戶端、報刊、門戶網站開展普法活動,運用多種形式吸引群眾關注自然資源法律知識,將自然法律知識送到群眾的屏幕里、指尖上,使新媒體普法更接地氣有人氣。同時,加大不動產登記中心、辦事大廳、信訪大廳等窗口普法力度,推動鄉村、社區建設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廣場、長廊和法治文化墻等,拓展法治文化實體陣地。
2. 進一步豐富法治文化產品。加強與社會各界合作,積極創作以自然資源法治文化建設為主題的文學、音樂、花朝戲、小品、攝影、微視頻等作品,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設計自然資源普法形象人物,組織編制自然資源法治通俗讀物,創作公益廣告、漫畫視頻等普法產品,以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法治宣傳成效。依托南粵古驛道建設,注重發掘中國傳統法治文化、紅色法治文化,講好客家故事,教育引導全社會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覺。
3.建立以案釋法普法制度。積極推動自然資源監察執法、行政復議和應訴、信息公開、信訪工作全程說理式普法,結合案情進行充分釋法說理,把普法融入案件受理、調查取證、決定、執行等全過程。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理性維護合法權益,使行政執法和糾紛解決過程成為向社會弘揚法治精神、宣傳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過程。
三、工作安排
本規劃從2021年開始實施到2025年結束,分為3個階段
(一)宣傳準備階段
2021年11月份前,全市各級(區)自然資源部門根據本規劃,研究制定本地區自然資源“八五”法治宣傳教育規劃,調整普法領導機構,確定普法工作聯絡員,報市自然資源普法辦公室備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
2021年11月至2025年6月,全市自然資源系統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和要求,突出年度普法重點,制定年度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市局定期對各縣(區)法治宣傳教育情況進行抽查,2025年開展中期督導檢查工作。
(三)檢查驗收階段
2025年下半年,根據省自然資源廳及市普法辦的統一部署,市自然資源局制定總結驗收方案和標準,組織開展對本規劃落實情況的全面考核和總結驗收,對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四、實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各要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把推進自然資源普法和守法擺上重要工作日程,自覺把普法工作納入法治建設的總體部署一體謀劃、整體推進。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認真履行普法領導責任,經常聽取匯報,帶頭參加普法活動,研究解決普法相關重大問題。
(二)注重統籌協調。按照“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要求,發揮法治機構在普法工作中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的作用,強化具有行政執法職責的內設業務機構的普法主體責任,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要加強與系統外各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自覺在各級普法辦公室的統一領導下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善于借助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在普法中的作用,有效整合普法資源,形成普法合力。
(三)加強工作保障。落實工作經費保障,把普法經費列入本部門財政預算并專款專用。積極通過購買社會服務開展普法,進一步增強普法工作的專業性、多樣性和有效性。加強普法工作隊伍建設,進一步充實法治機構普法人員,實現普法隊伍和人員的穩定化、固定化。
(四)強化考核評價。將領導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普法規劃落實情況、普法工作進展情況作為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結合年度考核述職,將主要負責人及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學法用法守法情況列入年度述職內容,充分發揮考核評價對自然資源法治宣傳教育的推動作用。加強規劃實施中的動態監測,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總結,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并每年12月20日將本年度普法工作總結報告報上一級自然資源部門普法辦公室。同時,針對法治宣傳教育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調整方案,切實抓好整改落實。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