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自然資源局(分局)、江東新區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市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局,局機關各科室:
現將《河源市自然資源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源市自然資源局
2023年2月23日
河源市自然資源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根據《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2023 年度“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查工作的通知》(粵自然資辦函〔2023〕14 號)《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轉發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指引的通知》(河市監〔2023〕16號)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本市自然資源領域計劃性檢查應全部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范圍,實現年度抽查結果100%公開。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力爭三到五年內,使自然資源領域監管機制更加完善更加規范,達到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的精準監管、科學監管的工作目標。
二、適用范圍
本實施方案適用于本市自然資源領域開展日常監督管理檢查、監督執法檢查、專項檢查和配合部門聯合檢查等計劃性檢查活動。
三、職責分工
本市自然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結合權責清單,全面梳理,確定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堅持“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高效開展隨機抽查工作。
市局政策法規科組織制定年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計劃,各相關業務科室是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實施主體,根據本部門實際情況,各自完善雙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健全完善對象名錄庫和檢查人員名錄庫(以下簡稱“一單兩庫”),確定年度隨機抽查監管對象和檢查人員,開展隨機抽查和結果公開等工作。
縣、區自然資源部門是本轄區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實施主體,請參照市局細化本轄區實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計劃,完善“一單兩庫”,開展雙隨機抽查和結果公開等工作。
四、主要任務
(一)持續完善“一單、兩庫”
根據自然資源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情況或者實際監管工作需要,動態調整本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要結合監管重點,合理確定一般檢查事項、重點檢查事項的抽查比例;動態調整本級本部門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確保本級本部門檢查對象和執法人員“應納盡納”;持續推進對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的分類標注,做到分類科學、標注統一,實現對檢查對象的精準抽取、對執法人員的精準匹配,提升監管效能。
(二)統籌隨機抽查工作
按照年度抽查計劃規定的時間、頻次、抽查類型,牽頭科室穩步開展抽查工作。對開展監督管理隨機抽查、監督執法隨機抽查時,應當在工作方案中明確隨機抽查的監管對象、內容、要求等事項,并在限定范圍內隨機抽取監管對象,匹配檢查人員,有針對性開展隨機抽查工作。對抽取的檢查對象應100%完成檢查,已完成抽查檢查的企業達到年度抽查工作計劃的100%。
(三)提升監管質量和效率
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結合,對不同信用風險等級的主體,實施差異化抽查;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積極探索對相關領域、檢查對象、檢查事項實施非現場檢查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降低對市場主體的干擾,提高執法效能。對重點檢查事項、重要監管領域及高風險主體要通過加大比例和頻次等監管措施,守住安全底線。抓好抽查檢查結果的公示與運用。對檢查對象隨機抽取、執法人員隨機匹配、檢查結果回填,應當做到全過程留痕與信息化操作。鼓勵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抽查檢查效率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不斷完善雙隨機抽查后續處置機制,規范問題線索的轉辦、移送等工作,發現問題處理比例達到100%。加大對抽查發現的違法失信行為的信用懲戒力度,將其納入主體的信用記錄,實施聯合懲戒,強化信用監管的基礎性地位和市場主體誠信守法經營自律意識,提升隨機抽查效能和震懾力。
(三)加大宣傳溝通力度
立足服務于監管之中,在實地檢查中宣講政策、答疑解惑,不斷增強企業、社會對雙隨機抽查監管方式的認知度,增強其對監管部門工作的理解配合,營造濃厚的社會監督氛圍,提高社會共治水平。建立溝通常態化,加強縣、區自然資源部門“雙隨機、一公開”執法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溝通,總結交流隨機抽查工作經驗,積極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帶動整體工作向好發展,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工作知曉度。
附件:2023年度成員單位“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河源市自然資源局).pdf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