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全面加強市自然資源系統青年干部隊伍建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市自然資源局選派一批中青年干部到我市各縣開展“三同三微三情” 活動,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進行“微主題、微調研、微建議”,了解黨情、民情、社情。 11月1日, “三同三微三情”活動東源組全體組員赴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開展為期10天的“三同三微三情”活動。 康禾鎮 位于東源縣東南部,全鎮總面積230.71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5萬多人。 ▲仙坑村獲評“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 楊志書記看望了東源組成員,實地走訪農戶 11月6日,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楊志同志率隊前往仙坑村參加“三同三微三情”活動,召開座談會,聽取了東源組關于活動開展情況的匯報,了解鎮、村干部對“三同三微三情”活動的意見。 楊志書記對活動提了三點要求: 一要通過“三微”調研解難題。把“三微”調研活動作為我局青年干部轉變作風、聯系群眾的重要載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虛心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從中探索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全力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道路。 二要解決鄉村振興實際問題。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我市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的“痛點”和“難點”,提出解決的對策和建議,讓自然資源紅利政策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發展紅利。 三是做好自然資源政策宣講。充分利用本次活動契機,大力宣傳國家、省、市最新的自然資源政策,并結合村民實際,“面對面”做好政策解讀工作,引導村民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從源頭上遏制耕地“非農化”,減少違法亂占耕地行為。 自活動開展以來,東源組全體組員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入田間地頭,了解鎮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存在的問題和堵點,并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有效解決了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活動進展過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東源組的風采吧! 擼起袖子,加油干! 東源組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紛紛擼起袖子,開展集體勞動,幫助當地農戶挖紅薯、曬稻谷等,僅一天時間完成了3000斤紅薯收成。組員們紛紛表示不僅收獲了勞動成果,還收獲了勞動技能,真真正正的體驗到了“智慧從勞動來,力量從團結來”。 同勞作 東源組的到來,不僅為仙坑村帶來了生氣和活力,更充分展現了自然資源青年干部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除日常田間勞作外,為助力仙坑村解決撂荒地復耕種植的紅薯銷路問題,東源組化身“帶貨小能手”,廣泛發動親朋好友,開展“我為仙坑帶貨”活動,共完成1600斤生態紅薯的銷售額,有效解決了當地紅薯“銷售難”的問題。 收到紅薯的親朋好友們紛紛表示: 真香~~ 惠民惠農惠村政策送下鄉 為深入了解當地“三情”,東源組秉承“促膝談心、交朋友、走親戚”原則,挨家挨戶走訪農戶,深入了解民情和社情;并與村委多次座談交流,了解了當地經濟社會基本情況、自然資源惠民政策落地實施情況以及當地的黨組織建設情況,同時還向當地村委了解了仙坑村今后的發展策略、建設計劃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等。 村間走訪 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后,東源組發揮組員專業優勢,先后在仙坑村村委會和康禾鎮政府為仙坑村村民和康禾鎮政府及11個村委的干部共約70人開展了兩場“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宣傳與問答”活動。 東源組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了耕地保護、設施農用地、點狀供地報批、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等自然資源政策知識。活動中,鎮村干部紛紛就工作中的遇到問題進行提問,東源組成員都一一進行了細致專業的解答。會后,東源組還向鎮村干部發放了《國土知識100問》和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圖冊等資料。 “三微”調研,謀路子尋發展 仙坑村 康禾鎮仙坑村在2019年獲評“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該村依托豐富的客家文化為基礎,以康禾省級自然保護區為背景,以四角樓、八角樓為代表的古建筑群為中心,與康禾鎮旅游總體規劃、康泉十八項目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逐步形成民俗展示與生態旅游結合一體的鄉村旅游路線。 東源組圍繞“激活資源優勢,助力鄉村振興”的“三微”調研課題,立足主責主業、聚焦仙坑村發展的重點難點,分為土地規劃、文旅、產業和特色農業4個小組,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活動。 實地調研 調研小組先后到仙坑村委仔細了解當地土地流轉情況,查閱村志等基礎資料,實地走訪天田壩民宿等。 通過現狀調研,東源組了解到仙坑村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有較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且有一定茶產業、研學旅游業和民宿基礎等優勢條件,但也存在產業尚未形成規模,農戶參與度低,農戶收益提升有限等困境。為此,東源組將積極探索仙坑村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走出“農業+特色旅游”的經濟發展路徑,破解仙坑村發展瓶頸,切實提高農戶收益。 下來,東源組將繼續按照市自然資源局“三同三微三情”活動方案要求,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和自然資源職能,多維度、多角度深入開展“三微”調研,并積極運用專業知識和自然資源政策,以解決仙坑村實際問題,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對策。 
































■河源自然資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