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加快推進我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推進全省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建設,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王祖華同志率隊赴我市調研。

調研組一行深入東源縣新回龍鎮政府后山泥石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現場,實地查看工程實施進度,調研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等;隨后召開了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座談會,聽取紫金縣黃屋嶂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安置工程進展情況,詳細了解各縣區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進展情況以及我市2022年工作計劃,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座談會上,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劉涉同志匯報了我市2021年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作情況,提出2022年工作計劃:一是加快推進21處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有序推進184處中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二是部署實施55處隱患點專業監測,加強預警預報工作,加強會商研判,確保響應職責明確,響應動作及時,響應措施規范,響應過程不亂。三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全面壓實防控責任,確保網格化管理工作有效落實。四是強化地質災害防治督導工作,成立3個督導組,按照河源市實施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協調聯席會議統一安排,對各縣區每季度開展不少于一次的實地督查、指導。

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河源市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的成效,認為河源行動迅速,周密部署,成效顯著,尤其是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和避險搬遷的創新突破,為全省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提供了“河源經驗”。調研組要求,要及早謀劃、提前部署、統籌安排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力以赴打贏省市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戰。
01
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落實各級政府領導干部掛點聯系制度,高位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02
要抓早抓實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實早信息更新、早防災培訓、早巡查排查、早監測預警、早分析研判、早科普宣傳“六早”工作要求,做好重要基礎設施、旅游景區、交通干線,以及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學校、醫院等人口稠密地區的系統排查工作,努力把地質災害威脅降到最低程度。
03
要加快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進度,咬定目標,掛圖作戰,對重點項目要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對實施單位的督促指導,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面提檔加速,力爭在汛前形成一批地質災害綜合治理的成果。
04
要強化河源市實施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聯席會議的職能作用,及早做好2022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動員部署,指導加強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凝聚成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的強大合力。
05
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不斷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員識災、防災、監測預警、臨災應急避險能力,大力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省自然資源廳地勘處二級調研員簡國兵,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高級工程師張偉;市政府副秘書長殷乘勝,市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負責同志;各縣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自然資源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