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古竹鎮位于東江中游東岸,因江邊長滿苦竹子,該鎮得名“苦竹”,后由諧音而改成“古竹”。
古竹:東江邊上的名鎮
深河幫扶協作的典范
古竹鎮位于河源市的“南大門”,與惠州市惠城區隔江相望,距離深圳市只有一百多公里,交通區位優越。該鎮歷來就是工業重鎮、商貿之埠,早在1992年,經廣東省政府批準,就成立了“廣東紫金經濟開發區”。該鎮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擁有豐富的土地丘陵資源和旅游資源,越王山風景區遠近聞名。2016年,該鎮成功入選國家首批“中國特色小鎮”。

▲越王山下,繁花似錦。
在脫貧攻堅時期,深圳廣電集團結對幫扶該鎮雙坑村,大力發展養雞和無花果種植兩大產業,并讓“雙坑土雞”一炮走紅;深圳報業集團結對幫扶該鎮雅色村,成功打造了“雅色黨建培訓中心”這個精品項目。
2021年7月,深圳向河源5縣44鎮派駐228名干部,開展鄉村振興駐幫幫鎮扶村工作。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牽頭,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等組成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進駐古竹鎮,開啟了鄉村振興駐鎮幫扶工作的新征程。

▲駐古竹鎮工作隊參加主題黨日活動
在深圳市駐古竹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駐古竹鎮工作隊)的幫扶下,古竹鎮正在打造一條“江東越王·文道”示范帶,以越王山風景區為中心,串聯起江東新區古竹鎮新圍村、雁頭村、孔埔村、雅色村、留洞村等玲瓏村落;重振旗鼓,發展留洞越王山巖茶項目,擦亮產業振興招牌;培育了雅色村特色水果種植基地和雅色黨建培訓中心兩個“明珠”項目。
同時,古竹鎮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繼續壯大“中草藥、特色水果、雙坑土雞”三大特色產業,利用留洞村獨有的丹霞地貌,引進巖茶、金花茶、印度黃檀、富硒大米、高粱種植項目,持續帶動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增收。

▲古竹農文旅手繪導游圖
2022年
創新開展“電商直播帶貨培訓”,培養本地直播團隊推廣古竹特色農副產品,產品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2023年3月
精心繪制出古竹農文旅手繪導游圖,實現一圖引導,帶你吃喝玩樂游遍古竹;
2023年4月
雅色黨員培訓中心建成并開始運營,至今營收約18萬元;
2023年6月
舉辦首屆雅色村葡萄節,吸引大量周邊群眾參與;
2023年7月
首次舉辦環越王山徒步活動,吸引了近3000名周邊城市群眾參與,持續擦亮“六色”文旅品牌。
同時,20畝雅色巾幗農場示范基地完成建設,預計今年投入運營。
深河指揮部:鄉村振興調研第一站
從古竹開始
今年6月,第四輪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工作正式啟動,本輪的重點工作是以建設產業轉移合作園區為抓手,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一輪指揮部在極短時間內摸清各區縣產業發展基本情況后,馬不停蹄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第一站便選在了古竹鎮。
在古竹鎮新泰工業園,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一行走進生產車間,實地察看企業生產情況,并詳細了解企業發展規劃和用工需求等。楊雷強調,古竹鎮要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承接深圳乃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創新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壯大鎮域經濟。

▲楊雷一行在古竹鎮新泰工業園調研
據了解,古竹鎮現有42家工業企業,其中規上企業9家,2022年全年工業總產值25.2億元,完成稅收收入4564.4萬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業重鎮,工業基礎良好,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雅色:產業幫扶和文化幫扶并行
在雅色村葡萄園里,采摘工人們正小心翼翼地把成熟的葡萄從藤上剪摘下來,然后快速地包裝后,通過物流,準備發往深圳。
2018年,雅色村在當地政府和幫扶單位(深圳市報業集團)的支持下,開始葡萄園等集體產業的探索發展。目前,葡萄園種植了陽光玫瑰、夏黑、藍寶石等3個品種的葡萄,以及部分草莓、圣女果等專供采摘體驗的水果。
今年雅色葡萄園葡萄總產量約10萬斤,預計銷售額200余萬元。雅色村葡萄園吸納了10名長期工人就業,多為留守村內的婦女,用工高峰期能同時吸納上百人務工。
從葡萄園里出來不遠處,就是雅色黨建培訓中心。在這廣袤的綠野中,青色的玻璃白色的頂,形如風吹稻浪,看似氤氤青煙,和周圍村風野景融為一體。

▲雅色黨建培訓中心
2020年以來,深河指揮部和深圳報業集團共投入900多萬元建設黨建培訓中心。培訓中心占地面積 1200平方米,包括黨建培訓中心和藝術家創作室兩個功能體。今年3月30日,正式建成并整體移交給古竹鎮雅色村。雅色黨建培訓中心與“巾幗農場”、越王山等文旅資源,共同構成集培訓、創作、展示、農旅、研學為一體的鄉村振興典范。

▲楊雷在座談會上講話
在雅色黨建培訓中心召開的座談會上,楊雷要求幫扶干部:一要加強學習,吃透領會省市最新對口幫扶協作文件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幫扶協作工作,續寫深河協作發展新篇章。二要引入項目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產業宣傳和推廣,增強項目發展的可持續性,同時要有錯位創新發展意識,避免項目同質化。三要繼續發揚“特區+蘇區”精神,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產業綜合效益,持續關注社會民生,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深圳“動能”。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