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一行赴河源市東源縣柳城鎮、船塘鎮開展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調研。深河指揮部副指揮長袁志雄、深圳對口幫扶東源工作組組長侯桂鴻等陪同調研。
第一站:東源縣柳城鎮
廣東萬綠智慧無人農場

楊雷一行在廣東萬綠智慧無人農場調研
楊雷一行首先來到位于東源縣柳城鎮的廣東萬綠智慧無人農場進行調研,現場了解該“深圳農場”的運營情況。
據了解,廣東萬綠智慧無人農場是河源首個無人智慧農場示范基地,是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羅錫文院士與國家植物航天育種中心團隊建立的一個無人農場,實現了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
目前,廣東萬綠智慧無人農場在東源縣柳城鎮上、下壩村的絲苗米種植基地總面積4200多畝,種有“華航香銀針”“華航57”“華航48號”等屬全國首創的“航天稻”絲苗米品種,示范連片面積3800多畝,年產糧食5200噸,綜合產值3500多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提供就業崗位等利益聯結機制,并直接帶動東源縣539戶農民增收致富,戶均年增收2170元,增收總額116萬元,另外還輻射帶動農戶537戶。在創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加強為農服務,切實維護農民利益,擴大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萬綠智慧無人農場
作為現代農業服務的科技企業,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7月引進了深圳市稻可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東源縣圳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入股萬綠智慧無人農場,共同經營。2023年成功獲評“深圳農場”的萬綠智慧無人農場,依托深圳科技、產業、資金等方面賦能農場建設,不斷完善農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大對優勢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借助深圳力量建立銷售渠道,將優質的“航天絲苗米”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聚焦種業芯片、農業生產標準化和農耕文明價值提升三大板塊,致力于提升“從種子到筷子”的產業效率,讓農業智能科技服務于整個產業鏈條。
楊雷要求,在深河指揮部和深圳對口幫扶東源工作組等的助力下,該項目要借助深圳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鏈接自身優勢資源,從多方面打造“深圳農場”示范引領效應,接下來加大在河源推廣種植,把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兩者結合起來,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為農業現代化發展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第二站:東源縣船塘鎮
老圍村鱸魚養殖基地
隨后,楊雷一行來到東源船塘鎮老圍村鱸魚養殖項目進行調研,實地察看了該項目建設情況,并要求該項目要用好用足深圳幫扶資金,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建成后盡快投產使用,發揮幫扶資金最大效益。
據了解,老圍村鱸魚養殖項目是由東源縣圳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船塘鎮人民政府、深圳市駐船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共同推動實施,深河指揮部擬投入幫扶資金支持,計劃建設44個工業箱養魚池,預計可實現年產鱸魚成魚30多萬斤,年產值超30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幫助農民增加經濟收入,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東源縣船塘鎮老圍村鱸魚養殖基地
東源縣是農業大縣,養殖業在東源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建設該漁業項目,可以推動東源縣產業結構調整,延長漁業生產鏈,培育壯大項目區域漁業產業的形成;可以以工哺農帶動擴大漁業養殖規模,提升農民漁業養殖收益,形成穩定的、優質的生魚供貨渠道;通過漁業養殖資源和加工資源、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置與結合,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助力漁業養殖及加工業成為東源縣支柱產業。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