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對口幫扶協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深河產業協作、鄉村振興和民生幫扶工作取得新突破。7月16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高自民率隊赴河源市,通過實地調研、現場座談,促成深河兩地涵蓋農業、會展、醫療、新能源和人力資源等領域的5個項目簽約,為河源市“百千萬工程”貢獻深圳人大力量。
河源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葉春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謝春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壬旺,深河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等領導參與調研。
調研組首站抵達河源市深河創谷高新區展廳和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區共建產業園,詳細了解高新區發展規劃及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的產業集聚情況。深河產業合作園區作為深河產業合作的重要載體,已吸引中興通訊、華勤技術、喬豐科技、農夫山泉、白象食品等龍頭企業入駐,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和水經濟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在廣東省產業轉移考核中,“深圳-河源”2023、2024連續兩年獲評優秀。 調研深河創谷高新區展廳 在源城區蔬菜產業園,調研組重點考察了春沐源智慧農業示范區。春沐源智慧農業示范區是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春沐源集團)下屬科技農業業務板塊。通過數字化種植技術,春沐源櫻桃番茄已進入100多個城市、3萬家門店,年銷售額超1.7億元。 下午,調研組前往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和河源土特產館。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是農夫山泉廣東第一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飲用產品,項目累計投資10億元,目前擁有17條生產線,其中包含4條飲料生產線和13條水生產線。河源土特產館由河源市屬國企河源市手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位于河源市源城區永和東路81號商務小區內,展廳面積890平方,集中展示了河源725款優質農產品,其中33款獲“圳品”認證。 調研農夫山泉工廠 “百千萬工程”工作座談會現場 調研結束后,在河源市國資委召開“百千萬工程”工作座談會。深河雙方圍繞產業協作、消費幫扶、項目對接等領域展開交流,并簽署了5項合作協議,分別為:農產品購銷合作協議、“河源茶產業”區域公用品牌推廣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亞輝龍-和平縣“助學 援校 贈醫”三項計劃慈善項目、投資建設“高導熱高絕緣復合材料研發生產”項目入園協議、人力資源產業合作協議。 會上,楊雷詳細介紹了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工作成效。自2013年全面開展對口幫扶以來,深圳傾力支持河源發展,累計投入幫扶協作資金超120億元,實施幫扶項目超1000個。在產業協作方面,助力打造深河產業協作示范園區,2024年合作園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6.9億元,工業增加值31.1億元。在鄉村振興方面,助力新型城鎮化發展,累計培育18家企業獲評31個“圳品”、培育創建5家“深圳農場”、認定4家消費幫扶平臺企業;在民生幫扶方面,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建成龍華紫金實驗學校報告廳和體育館、和平縣醫共體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河源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等項目,支持啟正學校擴建項目,配置500臺自動體外除顫儀。 葉春球代表河源市向深圳市長期幫扶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與深圳市人大攜手開創更加緊密、更加務實的合作新篇章,以深圳市人大為深河兩地深化合作的橋梁紐帶,引導更多深圳優質企業關注河源、投資河源,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老區發展注入新動能,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高自民表示,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工作成效顯著,要繼續在“百千萬工程”中展現深圳人大的擔當和作為,扛起省委、省政府交給深圳的幫扶協作政治任務,動員更多深圳企業參與幫扶工作。他強調,要立足行業優勢,深挖產業資源,加強項目對接,盡快推動簽約洽談項目落實落地,推動建立產業對口幫扶的常態長效機制,為推進“百千萬工程”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