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提升河源市公共場所應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9月26日,在河源市衛生健康局舉行深圳幫扶河源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 及培訓器材交接儀式,500臺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 及一批培訓器材落戶河源。

交接儀式現場
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揮長、河源市政府黨組成員楊雷,河源市政協副主席、市衛生健康局局長黃春壘,河源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袁華麗,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副指揮長林勁民、袁志雄等出席儀式。

深圳幫扶河源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及培訓 器材交接
黃春壘在致辭中代表河源市衛生健康系統,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河源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深圳力量致以衷心感謝,并表示接下來將做好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 安裝部署、培訓演練、運維監管等工作,確保“用得上”“會使用”“管得好”,讓“救命設備”真正“用到實處”。
林勁民表示,希望未來通過硬件建設,到急救能力普及以及后續的運維體系、專家團隊和聯動機制建設,能真正發揮AED設備的急救效用,從而提升城市安全文明軟實力。深河指揮部將持續深化健康幫扶,在全面推進幫扶協作、助力“百千萬工程”中展現更大作為。

實地察看配置在文化廣場的AED設備
該項目是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落實民生幫扶要求的又一具體行動。近年來,隨著飲食和生活的改變,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持續攀升,心源性猝死事件頻發。《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我國因病死亡病例中,心血管疾病占比高達40%,每天約有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不幸離世。河源市也面臨同樣挑戰,公共急救體系尚不完善,公眾急救能力亟待提升。為此,深河指揮部與河源市衛健局、120指揮中心密切協作,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在全市人員密集場所配置500臺AED設備,并配套開展公眾急救培訓,將AED點位信息接入120指揮調度平臺,完善河源公共急救體系建設。
AED被譽為“救命神器”,在心跳驟停的“黃金4分鐘”內正確使用,可極大提高搶救成功率。這批設備將重點投放在全市交通樞紐、體育場館、公園廣場、旅游景區、產業園區、大型商超等公共場所,補齊基層急救設施短板,為市民生命健康織密安全防護網。
2023年以來,深河指揮部聚焦“健康河源”建設,在醫療領域累計投入幫扶協作資金3580萬元,助力深河人民醫院、河源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和平縣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提升基礎設施與服務水平;深圳市衛健委先后選派近200名醫生赴河源各縣(區)基層醫院,開展“組團式”緊密型醫療幫扶,推動基層醫護人員培訓與雙向交流常態化。這一系列務實舉措,讓深河健康協作更有溫度、更見實效。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