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河源市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東源縣柳城鎮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國森,市長李勇平,市政協主席余其豹出席主會場活動。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宗云,河源市領導吳青川、葉春球、謝春艷、楊雷參加主會場活動。

活動由河源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指導,東源縣人民政府、河源市農業農村局主辦,以“慶農業豐收,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由啟動儀式、水稻(制種)收割觀摩、金秋農優產品展、電商助農活動等4個子活動組成,以群眾聯歡、助農惠農、鄉村文體系列活動帶動城鄉居民共享豐收喜悅,全面呈現我市農業發展豐碩成果,生動描繪鄉村建設蓬勃生機,充分展示當代農民精神風貌。 啟動儀式現場,何國森宣布活動開始,謝春艷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主要領導有關批示精神。市委副書記吳青川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分享了近年來開展智慧農業的探索與實踐,為河源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3名鄉村創客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創業歷程與豐收喜悅,展現了河源廣大新農人以創新之力激活鄉土資源,助力“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畫卷。 現場舉行了農業項目簽約儀式。河源市手信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中國農業銀行河源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河源分行、中國郵政集團河源市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為河源農業構建一個“金融+物流+品牌”的產業賦能聯盟,帶動河源的青山綠水和農土特產品“出山入灣”;東源縣人民政府與中國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東源縣柳城鎮政府、藍口鎮政府分別與水稻制種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將進一步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全面提升東源縣制種產業綜合實力。這些項目的簽訂,將進一步推動河源市農業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啟動儀式現場還舉行了河源金秋農優產品展暨電商助農活動。來自各縣(區)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展銷“萬綠河源”區域公共品牌產品、縣域特色“拳頭產品”以及當季豐收產品,琳瑯滿目的產品展現了“萬綠河源 生態優品”的獨特風味和綠色品質。同時,一批網紅主播、鄉村創客齊上陣,把手機當成“新農機”,線上線下聯動帶貨,助力河源好物出村進城,讓河源優質的農特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當天,與會人員還前往了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上壩村,現場觀摩東源縣柳城鎮萬綠智慧農場水稻(制種)收割,見證機械化收割與產量實測,感受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的最新成果。 自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進駐以來,積極協同縣鎮力量,推動幫扶措施落地,服務鄉村全面振興。 一是凝聚幫扶合力。 2024年,深圳156個單位選派178名干部駐守河源5縣44個鄉鎮。通過常態化督導,推動11個鎮、64個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名單,5個鎮獲評省級專業鎮。創新實施“耕耘者”振興計劃,實現幫扶鎮村培訓全覆蓋。“十帶百坊千創客”培育行動獲省肯定并作經驗交流。 二是推動產業振興。 在2025年“630”活動中,河源30個項目入圍“圳幫扶”資助計劃路演環節,數量居深圳對口幫扶地區首位。2024年評選中有16個項目入選鄉村振興典型案例。農村集中建房試點做法入選深圳市“百千萬工程”典型案例。 三是促進農產品“融灣”“融深”。 創新消費幫扶方式,推動認證3家“深河消費幫扶平臺”,支持中國蟬茶交易中心運營,“紫金蟬茶”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推動37個產品獲評“圳品”,創建5家“深圳農場”,37款農產品入選深圳消費幫扶“百強好產品”,連續兩屆位列對口地區第一。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