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尋高速吉祥服務區位于龍尋高速公路距廣東與江西省界3公里處。該服務區建成投入使用以來,依托省界門戶區位優勢,著力打造集商業、文旅、休閑、助農為一體的綜合性重點服務區,成為宣傳我市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宜業宜居宜游優勢等省情市情的新平臺,以及講好河源故事、展示河源形象的新窗口。
一、清水混凝土構件傘,打造市花特色服務區
吉祥服務區設計融合了河源本地特色,主服務樓設計理念提取了河源市市花簕杜鵑的基本幾何原型“三角形”,融入六邊形傘狀造型。服務樓柱、梁、屋面板均以清水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墻身使用結合清水混凝土成品掛板和玻璃幕墻,外觀色調統一,蘊含自然樸素和清雅厚重的藝術氣息,簡單而不失華麗,兼顧環保和美觀。服務樓由“傘架”共同形成支撐,“傘面”連為一體,形成服務樓的屋頂,設計感極強,為過往旅客帶來良好的視覺和全新的出行休息體驗。
二、搭建農產品交流平臺,賦能“百千萬工程”
吉祥服務區把服務區資源利用與商業價值開發有機結合,以鄉村產業振興為準繩、鄉村展品館為紐帶,搭建農產品交流平臺,積極探索服務區與地方旅游、文化、產業、物產等周邊資源的融合發展。吉祥服務區建有“南方菜籃子·鄉村振興產品館”,展館內設有廣東省地標產品展示區、河源市特色農產品體驗區等,融入我市特色民俗、人文元素及鄉土特色,用優質農產品、特色手工藝品講好廣東故事、河源故事。同時,定期開展周期性展銷活動,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更多產品選擇,以展館為紐帶,促進我市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實現“高速”帶貨,為實施“百千萬工程”賦能提質。

三、開啟“服務區+”新模式,推動多元業態融合
吉祥服務區結合周邊鄉鎮產業、旅游、文化等優勢,推進“服務區+產業”“服務區+文化”“服務區+旅游”等一系列“服務區+”模式,打造“交通+”融合發展平臺,促進“交農文旅商”的深度融合發展。一是與硬件路地相融合。與周邊鄉村旅游景點、民宿、集市等建立合作關系,設置“助農興農幫扶專區”,給予租金減免等優惠,展銷本地名優特產,助力鄉村振興。二是與功能業態相融合。結合周邊旅游和娛樂休閑資源,利用服務區內部展牌對周邊旅游景點進行引流,通過高速公路帶來的交通優勢促進區域內協同發展。三是與商貿物流融合。創新商業運營模式,積極引進上架當地名特優產品、預制菜產品,為司乘旅客提供更多產品選擇,著力打造商業零售、特色市場、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態,帶動縣鎮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