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司法局
一、問:群眾或企業對行政機關的行政執法行為有意見,有什么途徑可以反映?
答:為了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行政,市政府出臺了《河源市行政執法投訴受理辦法》,《辦法》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違法或不當,可以向市、縣區人民政府提出申訴、控告或舉報。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具體負責行政執法投訴案件的受理、處理和監督工作。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機構不予受理:
1.符合行政復議法規定的受案范圍,且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的;
2.符合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受案范圍,且在法定行政訴訟期限內的;
3.對行政復議決定、人民法院判決或對信訪事項作出的答復、復核意見不服的;
4.投訴事項已由監察、信訪或其他機關受理的;
5.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對符合受理條件的投訴,我們會在5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決定,并在60個工作日內調查處理完畢;情況復雜的,會延長最多30個工作日作出處理決定。
行政執法投訴案件調查結束后,確認被投訴人有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的,受理機構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執法督察建議書》或報本級政府同意,發出《行政執法督察決定書》,依法予以撤銷、改變或責令改正。
二、問:如何解決執法擾民、檢查擾企的問題?
答:為了規范行政機關在依法履行行政監管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不利影響,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廣東省行政檢查辦法》,并于2020年6月1日開始施行。
《辦法》有很多的亮點規定:如行政檢查權原則上由法定最低一級行政執法主體行使。納入檢查的事項要與省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系統記載的權力事項保持一致,方便社會監督。設立“綜合查一次制度”,要求同一部門需要對同一檢查對象實施多項檢查的,原則上應當合并進行;不同部門需要對同一對象進行多項檢查并且內容可以合并完成的,原則上應當組織聯合檢查。設立“綜合查一次”制度,主要目的是促進行政檢查高效公正便民,防止多頭執法、執法擾民。
三、問:如何才能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答:近年來,國務院和省政府為了規范行政執法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特別是2018年底出臺的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更是從源頭、過程、結果三個方面對行政執法進行再次規范。
問:什么是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答: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指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問:為什么要強調這“三項制度”,這些制度對于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規范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問題有什么作用?
答:大家知道,我國大約80%的法律、92%的地方性法規和幾乎所有的行政法規都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行政執法是政府實施法律法規、履行法定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主要方式。在行政機關的各項活動中,行政執法又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聯系最密切、最直接。近些年來,各級行政機關不斷完善制度、加強管理,行政執法總體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也仍然存在著隨意執法、粗暴執法、執法尋租等問題。可以說,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制度建設至關重要,“三項制度”就是從加強制度建設和嚴格制度落實入手,夯實行政執法的基礎,不斷提高行政執法的規范化水平,力求使各類行政執法行為得到有效規范,行政執法的社會滿意度顯著提高。
選擇這“三項制度”,也是考慮到它們在規范行政執法各項制度中具有典型性,從執法權力來源、執法過程、執法結果三個關鍵環節來規范行政執法。執法公示制度重在打造陽光政府,通過及時主動公開執法信息,讓行政執法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在規范執法程序,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各個環節進行記錄,全面系統歸檔保存,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重在保證合法行政,確保每項重大執法決定必須經過合法性審查,使執法者不越過權力的邊界,守住法律的底線。
問:目前,各地各部門落實“三項制度”的情況和效果如何?
答:一年多來,我市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全面推行“三項制度”重大決策部署,以“三項制度”的落實不斷提升本地本部門依法行政水平,對服務本地本部門的中心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在執法過程中嚴格自我約束、依法履職盡責、按照權限程序行政權力逐步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行政自覺。二是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深入推行,社會監督更加有效有力。通過廣東省行政執法公示平臺、各部門門戶網站公示專欄等多渠道執法信息公示載體,提高了執法的“能見度”和“透明度”,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三是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有效實施,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水平明顯提高。行政執法機關通過規范文字記錄、推行音像記錄,做到了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特別是在容易發生爭議的執法環節、執法場所實施全過程音像記錄,既提高了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水平,又減少了執法阻力和暴力抗法情況的發生。四是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機制普遍建立,行政違法行為大大減少。五是行政執法更加透明高效,人民群眾獲得感普遍增強。
四、問: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有無時效規定?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規定申請時效分為一般規定和特別規定。
一般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特別規定有3種情形:1、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如:某部法律規定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為90日,則按90日的期限計算)。2、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如: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超期的)。3、其他正當理由導致的(如:當事人因疾病住院導致超期的)。因第2、3種情形導致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五、問:行政復議便民措施有哪些?
答:行政復議便民措施有下列2種:
1、申請行政復議途徑多,便捷,如書面申請和口頭申請方式。
書面申請方式有當面遞交、郵寄、傳真,還可以在網上申請。
口頭申請主要是針對文盲、肢體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無法自己形成書面的行政復議申請書時,由當事人口述,行政復議機關工作人員記錄,幫助其完成行政復議申請書進行行政復議申請的一種方式。
2、行政復議不得向當事人收取任何費用。行政復議活動所需經費,由本級財政予以保障。
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
一、請介紹一下人保財險河源市分公司的基本情況?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是大型央企,在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中位列第112位。我們河源市分公司是駐河源的地市級分支機構。2019年全年保費收入9.31億元,增長30.3%,市場份額56%,榮獲了全國系統2019年度“地市級分公司經營業績50強”。
2017年至今,我們年均提供超8500億元的保險保障金額,累計賠付超18億元,培育了一支專業的承保、理賠隊伍,服務保障范圍涵蓋車輛保險、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短期健康保險、保證保險等,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保險保障需求,做有溫度的人民保險。
二、9月19日,《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此次綜合改革也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大力度的車險改革,它涉及哪些方面?
答:這次改革從廣度來看:一是既涉及交險強改革,也涉及商車險改革。二是既涉及條款改革,也涉及費率改革。三是既涉及產品改革,也涉及服務改革。四是既涉及車險市場改革,也涉及車險監管改革。五是既涉及車險供給者改革,也涉及中介渠道改革。
追問1:交強險責任限額有沒有什么變化?
答: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萬元提高到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2000元不變。無責任賠償限額按照相同比例進行調整: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從1000元提高到1800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維持100元不變。所以保障是提高了。
追問2:買了車損險也是比以前保障更多了嗎?
答:車損險在原有的保險責任基礎上擴大了保障范圍,像原來需要單獨投保的盜搶險、玻璃單獨破碎險、自燃損失險、發動機涉水損失險、不計免賠險、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指定修理廠險,現在都已納入車損險的保障范圍內,同時在原有附加險的基礎上還新推出了5個附加險,能盡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追問3:我們平時說的這個三者險有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商業三者險責任限額從5萬-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1000萬元檔次,更加有利于消費者風險保障需求,更好發揮經濟補償和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
三、請您介紹一下貴公司參與我市社會治理的一些情況?
答:一是承保了河源市巨災指數保險。我司自2016年9月承保河源市巨災指數保險以來,共提供風險保障16.62億元,累計支付賠款1.5億元。比如今年5、6月份,我市發生強降雨災害,觸發巨災賠付指數閾值,我司按照合同約定第一時間支付了理賠款4750萬元,有力地支持地方救災復產工作。
二是扎實經辦好惠民利民社保業務。我們承辦河源市社保業務,包括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鎮職工大病保險、城鎮職工補充醫療保險等。2017年至今,累計賠付金額5.3億元,惠及62.6萬人次,致力于打造“河源社會醫療保險服務”新模式。
追問:群眾生病住院,出院時還要到公司申請社保賠付嗎?
答:現在不用了。我們實現了“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省去了以往參保人出院后需要到社保局提交資料進行報銷的繁瑣流程,參保人在出院時即可享受保險待遇,極大減輕參保人的經濟負擔,也提升了參保人看病就醫體驗,讓群眾少跑腿、更方便。
三是積極參與警保合作農村“兩站兩員”建設工作。“兩站兩員”服務,是依托人保財險在農村網點和保險員隊伍優勢,在村口設立車駕管服務站和交通安全勸導站,擔當交通安全管理員、勸導員,協助開展交通安全的宣傳與勸導、車駕管業務代辦、交通事故協賠和保險代辦等工作。目前,我司已建成啟用15個農村交通勸導站,是我市建成數量最多的保險機構,獲得地方政府、廣大群眾的好評。
四是助力平安河源建設。一方面,承保了精神病患者監護人責任險,為全市在冊18532名精神患者的監護人提供累計達1.75億元的風險保障。另一方面,開辦政府救助保險,承保了紫金縣政府救助保險,上半年為紫金縣瓦溪鎮墩頭村養雞場坍塌事件賠付15萬元。
此外,我們還在全市獨家開展電動車保險業務,積極配合交警對電動車進行規范管理,讓電動車高事故率、高受傷率、高死亡率的“三高殺手”問題有所改善,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四、貴公司承保了河源市大部分農業保險,覆蓋面很廣,您能不能介紹一下這些險種有哪些特點?
答:一是增品,即增加保險產品供給。有水稻保險、林木保險、油茶保險、玉米保險、花生保險等種植類保險;有能繁母豬保險、育肥豬保險、仔豬保險等養殖類保險;還有百香果、無花果、桔子等特色水果類保險;有馬鈴薯等蔬菜保險。
二是擴面,即擴大保險覆蓋面。2019年河源市農業保險深度1.02%,居全省第一,農業保險密度177.53元/人,居全省第七。
三是提標,即提高保險保障標準。水稻保險單位保額由400元提升至800元;農房保險保額由1萬元提升至8萬元;水稻保險投保率由原來的25%提升至目前的95%。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