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市應急管理局廣發行河源分行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春彭
黨委委員副局長:劉輝星
安全生產監察專員:羅志鴻
廣發銀行河源分行副行長:陳純
總經理:謝偉航
副總經理:王鈺婷
市應急管理局
(一)每年5月21日-6月20日是我市“龍舟水”時期,降雨頻繁、短時雨強大且突發性強,極易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和城鄉積澇,那么今年“龍舟水”防御的具體情況是怎樣?
羅志鴻:今年“龍舟水”期間,全市平均降水量406.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4%。期間共出現4次大范圍強降水過程,特別是6月5日至9日出現最強的一次強降雨過程,造成全市88個鄉鎮45255人受災。
面對嚴峻的洪澇災害形勢,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吸取去年“6?10”“6?12”抗洪搶險經驗,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動應對、快速反應,落實災害防治各方責任,強化監測排查、預報預警和主動預防避讓機制,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
據統計,6月5日至9日,全市提前轉移群眾6813人,集中安置1212人,因提前轉移避險,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防范應對和搶險救災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受到了省防總、省應急管理廳的通報表揚。
(二)應急管理部門是去年機構改革新組建的部門,現在還處于體制機制的完善期,今年市應急管理部門在夯實基層基礎、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黃春彭: 一是在今年3月份推動出臺了《河源市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的工作方案》,該方案主要包括六個體系和一個機制(即建立健全應急指揮體系、應急預案體系、應急搶險救援力量體系、應急裝備和救災物資保障體系、鎮村應急管理體系、應急管理責任體系和構建一體化應急響應運行機制。)
二是派出督導組深入五縣二區開展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督導檢查,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取得扎實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應急指揮體系基本建立;市縣兩級應急管理職能基本理順;“四級聯系人”責任制度有效落實;應急指揮平臺建設穩步推進,研究攻克了電力、道路、通信等“三斷”極端情況下的通信保障難題;應急預案體系初具輪廓;應急救援力量聯動機制已完善建立;應急救援裝備和救災物資保障機制不斷完善。
三是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積極推動基層應急管理標準化建設,督促指導各縣區完成了鄉鎮(街道)應急管理機構設立,全市94個鄉鎮應急管理辦公室已掛牌成立,源城區7鎮街應急管理機構已設立,積極推進農村防災減災“十有”建設,全市建立災害信息員隊伍1930人,成立鎮村應急轉移工作組1406個,對全市4931名獨居老人、傷殘人士、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登記造冊,有效打通了應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三)現在已經進入森林特別防護期,在森林防滅火方面,市應急管理部門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劉輝星:
在9月“森林防火宣傳月”,我們全市上下集中力量開展了森林防滅火宣傳活動,農歷8月是全市森林防火加強月,而且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重疊,森林防滅火的壓力重、任務大。市應急管理部門提前謀劃,全力以赴,嚴防嚴守,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十個一”(即召開一個動員大會、印發一個工作方案、發布一個禁火令、簽訂一份承諾書、印發張貼一份通告、舉行一次比武活動、深化一次隱患排查、強化一個下鄉督導、安排一次靠前駐防、落實一個抽查通報),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市取得零山火佳績,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也實現了我市森林防滅火工作機制體制調整后的良好開局,打贏了今年進入特別防護期首個硬仗。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發揮森林防火指揮部牽頭抓總、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的作用,督促各地各成員單位全面落實森林火災防控工作職責,在強化隱患排查、加強隊伍建設、增大宣傳力度、加大執法大擊野外違規用火上再加碼、再下工夫,
(四)全國正在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我們市怎么樣推進這項工作?
黃春彭:
根據國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于2020年4月到2022年12月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分動員部署、全面實施(排查整治)、重點攻堅和完善提升四個階段進行。
本次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主要覆蓋9個領域,內容為“1+2+9+N”方案體系。“1”是指總方案,即《河源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是指2個專題實施方案;“9”是指9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即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消防、道路運輸、鐵路郵政、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城市建設、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和危險廢物等9個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N”是指部門實施方案,即各有關部門、重點單位制定的部門實施方案。
目前我市“1+2+9”方案已經全部印發,各有關部門、有關重點單位正在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專項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我們市是礦山大市,在非煤礦山綜合治理和尾礦庫風險防范化解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劉輝星:
我市高度重視非煤礦山綜合治理和尾礦庫風險防范化解工作,采取多項有力措施,有效促進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一是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制訂了我市《河源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河源市地下礦山安全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和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銷庫方案,組織召開了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部署會議,全面加強地下礦山安全綜合整治和尾礦庫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二是高標準、嚴要求,對標對表全面完成地下礦山安全綜合整治工作任務。圍繞“三個一批”的目標要求,結合全市14家地下礦山的現狀和實際運行情況,提出了關閉1家、整頓提升13家的工作目標,現正分步組織實施。
三是壓實責任,強化監管,全力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隱患風險。我市共有18座尾礦庫,擬保留6座尾礦庫,其余12座尾礦庫需要進行注銷。下來,將進一步細化銷庫工作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壓緊壓實尾礦庫監管責任,鼓勵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切實將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化解在成災之前。
(六)今年以來,全市的安全生產形勢怎么樣?市應急管理部門在抓好安全生產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黃春彭:
今年1-9月,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40起、死亡74人、受傷158人,其中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了66%、6%和85%,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可控。
廣發銀行河源分行
1: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中央號召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政府也多次強調要做好普惠金融及“六穩”“六保”工作,請問貴行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優惠政策呢?
答: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行緊跟國家政策及監管要求,強化政治擔當,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和“六穩”“六保”工作,堅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企業方面,我行的優惠政策有:一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積極幫扶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二是對因疫情影響暫時受困、但有發展前景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延期還本付息,應延盡延;三是為普惠小微、涉農、精準扶貧等貸款配置專項額度,有效落實向企業合理讓利的政策安排,進一步加大利率優惠力度,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四是動員系統內各級員工采購支持受疫情影響的扶貧特色產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個人方面,一是為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穩就業,我行推出“復工貸”組合產品政策,額度最高1000萬元,利率低至3.85%,期限最長20年,還款方式靈活,減輕還款壓力,主要適用的客群包括前期經營正常、受疫情影響遇到暫時困難、發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適用的行業包括防護用品制造、醫藥產品制造、重要物資生產、運輸物流、種植養殖、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二是為致敬醫務工作者及其他抗疫一線人員,我行推出天使愛心借記卡,專享高額安心保障、生活便利特色增值服務、其中:高額安心保障最高680萬元,包括意外傷害保障670萬元、一線醫護人員贈最高10萬元醫患糾紛意外保障及住院津貼,為醫護人員保駕護航。同時,我行還向醫務工作者推出專屬的信用消費貸款產品,最高30萬,純信用,利率低,隨借隨還,還款方式靈活多樣,滿足醫護人員資金需求。
2:我們知道,河源已融入大灣區核心城市1小時交通圈、生活圈。明年贛深高鐵河源站開通后,河源將進入深圳半小時都市圈,對河源未來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帶動作用。請問貴行在促進河源“融灣”“融深”,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方面有哪些重點舉措?
答: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十四五期間,我行將投入資金,通過“智慧政務”、“智慧醫院”、“智慧校園”等系列智慧城市產品方案,為“數字廣東”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在普惠金融方面,未來五年內,我行將向廣東省內小微企業等群體的信貸投放復核增長率達到25%。在金融創新方面,我行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開展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試點,探索試點經驗及可復制模式。
近年來我行在河源落地了多個“智慧城市”項目,主要集中在政府、醫院、學校、民生繳費等方面,合計投入超過一千萬元,幫助河源打造“智慧城市”、“現代河源”貢獻了廣發力量。
3:今年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廣發行發布了一則暖心感人的公益廣告片《守護天使》,以此致敬這些最美逆行者——平凡而偉大的白衣天使,陳行能否給我們講講這部片子背后的故事?
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大醫護人員義無反顧、逆行出征,為打贏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他們是英雄,同時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需要社會的關心與守護,為了答謝和感恩,我們銀行在今年3月聯合國家衛健委主管的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推出醫護人員專屬守護天使公益聯名卡,為醫護人員訂制了專屬感恩禮包,其中包括最高10萬元人身意外險、最高255萬元的交通意外險。同時在五縣一區的醫院、衛生院開展感恩送溫暖活動,為戰役在一線的醫護群體送上專屬餐券和暖心下午茶,并為疫情期間援鄂英雄送上榮譽勛章,截至9月未,一共在116家醫院、衛生院開展“守護天使”感恩送溫暖活動,受到業內的一致歡迎及好評。
4: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很多行業受到較大的沖擊,居民消費也比較低迷,作為一家金融機構,為幫助消費行業復蘇,促進消費增長都作了哪些工作?
答:在產品方面,我行高度重視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創新,致力于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多元化和差異化的服務。今年針對市場情況推出系列產品,非常貼合客戶的需求。如:在疫情期間,我行為喜歡網購的客戶專門開發了廣發運通卡,線上消費可享受網購返現10% ,為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配備廣發尊旅卡,每消費7元就可兌換一里程,自由兌換國內外60余家航司的機票,有效期長達6年。
在促進消費激勵方面,我行積極響應國家“六穩”“六保”要求,積極促進市場復蘇,如組織優質商圈、優質商戶參與政府消費優惠券投放工作;對餐飲、日用百貨等消費重點行業和領域,加大營銷補貼和交易手續費減免力度,擴大政府消費激勵補貼資金激發居民消費需求的杠桿作用。利用“大牌周五5折”疊加天天優惠、積分優惠等形式提振消費力度。截止6月未,我行消費券應用商戶覆蓋138戶、消費券交易筆數79387筆、消費券交易金額608.17萬元。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