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源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上線行風熱線
上線人員名單:
葛志偉副局長
盧峰科長
魏志航科長
賴燕平副科長
袁贊強副科長。
一、垃圾分類進展情況?
答:我市把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加大投入力度,規范分類標準,強化宣傳教育,完善運行機制,努力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部門聯合、試點帶動、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格局。
1.建立健全垃圾分類體制機制
2020年3月3日,成立了以林濤市長為組長的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5月6日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要求在2020年全面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市中心城區公共機構全覆蓋,源城區上城街道基本建成示范片區,其他各鎮(街道)至少建成一個示范社區。6月4日印發《2020年度河源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評估工作責任分工表》,明確責任分工,逐步構建協同并進、齊抓共管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形成黨政機關帶頭示范、全社會普遍參與的良好局面。
2.推進垃圾分類閉環體系建設
在建設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體系上,在源城區上城街道示范片區已設置垃圾收集點位220個,建設垃圾分類投放亭18個,市區范圍內實現四分類垃圾桶全覆蓋;在設置科學合理的分類收集體系、完善匹配的分類運輸體系上,目前源城區各環衛保潔公司運輸車輛已全部完成密閉化改裝,已具備生活垃圾分類運輸的條件;在生活垃圾終端處置設施建設上,一是加快推進終端處理熱力發電廠項目建設,目前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10月可進行項目動工。二是穩步推進廚余垃圾處理廠建設,目前已確定初步選址。
3.全面對標省和我市目標任務,到2020年實現中心城區公共機構全覆蓋和建成源城區上城街道示范區。目前,公共機構已全面開展垃圾分類,開展率達100%。同時設置了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建設了垃圾分類投放亭,開展了入戶宣傳全覆蓋,全力開展典型示范創建活動,以點帶面,逐步擴大垃圾分類覆蓋范圍,示范區建設完成80%。
二、目前我市天然氣繳費渠道有哪些?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實現網上購氣、繳費?
答:我局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始終把便民、利民、惠民作為提升市民群眾幸福指數的工作宗旨。自2019年起,我局多次督促燃氣公司,要求企業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升級繳費系統、優化繳費流程,為市民群眾提供快捷、便利、高效地繳費服務。目前我市天然氣繳費渠道有三種:一是“e城e家”網上購氣;二是到營業廳或廣發銀行河源分行24小時圈存機充值購氣(全市布置了10個點);三是營業廳現金繳費或銀行代扣方式。
三、市區有些路段一到下雨就水浸,給市民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請問你局有哪些工作措施,是否安排近期改造?
近年來,我局認真落實各項排水澇措施,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城區易澇積水點進行改造,切實消除城市易澇點。主要的措施有:
(一)是加強水浸點改造。根據排查發現的內澇點,建立臺賬,查找原因,“做到一案一策,一點一策”。以問題為導向,采取不同方式加以解決,對改造周期長、投資大的內澇點列入部門預算逐步實施改造,其中迎客大道交雙下路口及西環路水浸點整治工程已列入市直城建項目第一批,投資950萬元新建截水溝、新建排水管等,目前已完成了概算批復、施工圖設計、預算編制等前期工作,預計12月可開工建設,計劃明年4月完工;新江市場區域水浸點整治項目已列入市直城建項目第二批,投資1750萬元對新江市場周邊區域水浸點進行改造,目前正在進行立項;對短期內有條件解決的、影響較大的水浸點通過市政養護經費解決,通過幾年來的易澇點改造,我市管轄的市政道路,汛期易發生內澇的水浸點已比往年大幅減少。
(二)加強汛前排查,做好排水設施的維護。組織各片區市政養護人員對城區主要道路的排水、排污管道、雨水進水井、檢查井、排水泵站設施設備等進行逐一檢查排查,尤其是針對市區重點易澇區域進行重點排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及時清掏檢查井中雜物,防止堵塞,提升過流能力,加強井蓋管理,及時查補丟失、損壞的井蓋,對易發生冒溢的路段檢查井加裝安全防護設施;對改造未完工的排水設施或短時間難以消除的易撈點、水浸點,設立醒目、易于辨識的公眾警示標示。
(三)做好排水設施清淤工作。每年從三月份開始,有計劃的組織市政養護單位對市區主要道路特別是易澇點和水浸點區域的排水管道徹底進行清疏,及時清理打撈排水管道入口處的雜物,合理安排清疏頻次,提高養護標準,確保城區排水暢通。
(四)加強汛期應急管理,做到工作責任、應急預案、應急隊伍、應急物資、防護措施“五落實”,加強汛期值守工作,確保排水安全。
四、目前,市區范圍市容方面的亂擺賣和商戶超門檻經營的現象比較突出,你們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針對亂擺賣和商戶超門檻經營的現象,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措施:一是明確工作職責,我們要求轄區城管執法部門要加強日常巡查執法管理,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網格化巡查管理方式,對巡查發現或者市民群眾舉報的亂擺賣和商戶超門檻經營的現象,城管執法人員立即予以制止,責令改正,對拒不改正的,暫扣相關物品,并按照《河源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二是加強督導檢查,我局成立巡查督導組,不定期在市區范圍開展巡查檢查,發現問題督導轄區城管執法部門立即派員到場處理;三是加大執法力度,我們準備在下一步會同源城區城管綜合執法局、公安、街道辦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市區范圍的宵夜檔和亂擺賣行為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從而嚴厲打擊城管執法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五、經了解,我市的個別餐飲經營者油煙排放直接造成一定的影響,針對餐飲經營者油煙排放問題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據統計,全市范圍登記注冊的餐飲企業近11000家,其中有個別餐飲經營者對餐飲產生的油煙沒有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就直接排放,有一部分餐飲企業是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但是不正常使用導致超過排放標準排放油煙,這些違法違規排放油煙的行為對我市空氣質量和市民身體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于餐飲經營者油煙排放問題造成污染問題,我們首先是到場檢查餐飲企業有沒有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對于沒有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直接排放油煙的則直接認定為違法排放油煙行為,直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對于餐飲行業已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的,就委派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該餐飲企業是否存在不正常使用油煙凈化設施導致超過排放標準排放油煙的行為,經檢測核實餐飲企業排放的油煙超過允許排放的最高濃度值排放的,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