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6日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上線《河源市政風行風熱線》
上線領導名單:
黨組書記 局長:梁偉光
副局長 李遠飛
副局長 駱滿星
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我市文旅工作來說,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年,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克服了哪些困難,又取得了哪些亮點?
答:(一)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一是文化基礎設施更優。推動各級文化場館提檔升級,完成2020年文化館(站)評估定級,實現全市文化館、圖書館達到國家二級以上等級、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達到省二級站以上等級,實現1436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完成公共圖書館城鄉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市、縣公共圖書館資源流通共享、通借通還;完成數字文化館建設;完成6個“源?悅”書屋自助圖書館建設工作;完成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94座(計劃 );建成8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旅游咨詢中心融合試點;完成龍川縣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二是體育基礎設施更全。完成23個足球場地建設,推動客家公園西、茶山公園、網球休閑公園、客家文化長堤、雙塘公園、莊田公園6個社區體育公園以及東江灣公園2個足球場提檔升級。完成全民健身廣場籃球場、乒乓球場地升級改造。三是廣電發展更規范。全力保障了“春節”、“全國兩會”、“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等敏感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實現全年安全播出零事故。完成了“戶戶通”用戶的摸底調查,制定了運營維護的實施方案。完成了龍川縣1個村的應急廣播項目建設以及源城、江東、東源、紫金等縣區30個村的試點建設。制定了《河源市非法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加大黑廣播專項治理行動力度。四是群眾文體活動更豐富。開展文化進萬家、我們的節日、“大美河源?百姓舞臺”、傳統戲曲全覆蓋等活動近50場。蟬聯廣東省男子籃球聯賽亞軍。五是文藝創作更出彩。疫情期間組織創作音樂、美術、曲藝、書法、詩歌、朗誦、舞蹈等群眾文藝作品150余件,多個抗疫作品獲省級獎項。
(二)文旅融合發展更加深入。一是加快推進“全域旅游河源樣本”建設。河源恐龍文博園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源城區、東源縣先后獲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正在推動基礎較好的龍川縣、紫金縣加快創建。巴伐利亞莊園成功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榮佳國韻溫泉、高埔崗大水井社區、龍川縣五色茶嶺新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二是加強文旅資源串聯開發。東源縣康禾鎮仙坑村獲評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新評2條省級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個省級旅游風情小鎮、6個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條工業旅游線路、3個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5條省級森林旅游特色線路、5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規范民宿發展,培育了一批文旅融合特點突出、效果顯著的鄉村民宿。舉行了鄉村旅游沖鋒號、鄉村文旅融合創新大賽、文旅游繁花音樂季、“細品河源”微視頻推廣等一系列鄉村文化旅游和休閑體育主題活動。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粵菜師傅工程”,挖掘培育河源客家名菜,編印了《源?味》書籍。三是大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龍川福建會館新晉國家級文保單位。省保單位仙坑村榮封第修繕獲得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典型案例。開展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及評審工作,新評定1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完成市級以上101個非遺傳承人的檔案建設工作。
(三)產業復蘇動力更加充沛。一是大力加強政策幫扶。出臺《河源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旅企業十條政策措施》,制訂《開展“河源人游河源”實施方案》《河源市鼓勵旅行社開拓省外客源市場獎勵實施方案》,編制《河源市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等。二是積極爭取紓困資金。爭取省文旅廳扶持資金2200多萬元,主要用于幫扶文旅企業主要用于扶持受損嚴重文旅企業38家,扶持文旅消費項目近10項,扶持文旅企業貸款貼息15家,扶持各縣區公共服務、文旅消費、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安排340萬元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文旅產業復蘇、市場營銷推廣、項目建設等工作。及時暫退40家旅行社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共395.2萬元。共為6家文旅企業(含酒店)減免住房租金448382元。給予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民宿等文旅企業減免3個月有線電視收視費。全市銀行機構對5家旅游娛樂住宿餐飲企業發放了再貸款專用額度440萬元。三是持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啟動“鄉夢初心風雨彩虹”河源文旅復蘇消費季系列活動(分5大篇章共14項文旅活動)。聯合媒體平臺開展“廣東人游河源”活動。創建河源市“文旅消費惠民年卡”平臺,實施河源文旅消費惠民卡工程。組織中央和省主流媒體專題報道河源恐龍蛋等恐龍文化資源。參加廣東(國際)旅游博覽會;參加2020年“活力廣東?萬綠河源?濱海惠州”河源?惠州(河北石家莊)旅游推介會;承辦“魅力廣東?繽紛深莞惠汕河”五市旅游聯合推介會。
(四)市場管理更加高效規范。認真落實文化執法隊伍改革要求,切實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掃黃打非”、安全生產等工作,有效打擊文化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全年未發生疫情事故,未發生重大安全事件,未發生重大旅游投訴事件。
二、廣大市民很關心一件事,就是元旦假期,原計劃的一系列文化藝術活動取消了,那么,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是否仍執行從緊的措施,有什么需要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和游客應該注意的事項?
答:一是認真做好出行準備。出行前,密切關注衛健、文旅、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發布的出行提示,加強風險評估,合理規劃線路。避免在冰凍、大霧等不良天氣外出旅行。倡導預約出游、錯峰出行。參團時建議選擇正規、有資質的旅行社參團,謹慎購買在線旅游產品,謹防網絡欺詐。
二是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外出旅游時,要切實增強疫情防護意識,帶足口罩、消毒濕巾等防護用品,提前預訂好酒店、景區門票,自覺遵守當地疫情防控管理規定。進入圖書館、網吧、KTV、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景區、酒店等文化和旅游場所時,自覺佩戴好口罩,主動接受體溫檢測并出示健康碼。游覽時保持安全距離,謹慎參與大型聚集性活動,切勿冒險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倡導用餐時使用公勺公筷,樹立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堅決反對餐飲浪費行為。
三是妥善應對突發情況。一旦發生涉旅突發事件時,要沉著冷靜,積極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迅速撤離危險區域,必要時報警求助。
三、2020年我市在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中,取得了較大有突破,其中源城區、東源縣已先后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下一步,將如何推進?
答:近年來,我市突出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生態優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以生態旅游為主體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文旅產業體系,全力打造點線面結合的全域旅游“河源樣本”。接下來,我局將鞏固和提升源城區、東源縣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工作成果,加快龍川縣、和平縣、紫金縣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步伐。
一是創建一批文旅品牌。全面加速萬綠湖景區創建國家級5A級旅游景區,黃龍巖、霍山創國家級4A級旅游景區,綠油小鎮、野趣溝旅游區創國家級3A級旅游景區。推動客天下溫泉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熱龍溫泉、春沐源旅游小鎮創省級旅游度假區;申報全國旅游重點村、旅游風情小鎮、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等品牌。
二是大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繼續舉辦鄉村旅游文旅融合創新大賽,著力謀劃建設民宿村,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點、精品民宿健康發展,推動全市鄉村旅游上檔升級,把鄉村旅游培育成我市旅游產業的重要增長極和特色品牌。計劃與省民宿協會深圳分會合作,舉辦“深圳—河源民宿產業對接交流會”。
三是持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做好研學旅行新業態發展,開展研學踩線,加強宣傳,在全省豎立“廣東研學旅行高地”旗幟;繼續推動大同文創園建設,引導文化旅游企業入駐和現有企業轉型,打造成為大同文化創意產業街區;推動傳統老景區的提效破局,按照一景區一策的形式,激活林寨、蘇家圍、桂山、佗城、九連度假村。
四是持續推進觀光體驗一體化的生態游、鄉村游、民俗游。促進文旅消費市場復蘇,優化和完善“廣東人游河源”“河源人游河源”推廣營銷措施,持續打造“鄉村旅游沖鋒號”“鄉村文旅融合創新大賽”、“河源文旅繁花音樂季”等文旅消費品牌。大力發展培育和規范管理民宿業態,制定全市民宿產業發展規劃,完善民宿登記管理工作,鼓勵民宿集群發展。探索具有河源特色的研學旅行,制定相關工作規則、指引,打造一批紅色研學旅行基地,將河源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重要承載地和嶺南鄉村文旅融合和生態休閑旅游高地。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