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21日河源市銀監分局中行河源分行上線《政風行風熱線》
上線嘉賓:
河源銀保監分局副局長:熊道恒
普惠金融科科長:鄧麗
農村銀行機構監管科科長:陳麗梅
中行河源分行黨委成員、副行長:李俊仁
個人數字金融部主任:楊克運
消費金融中心主任:黨海榮
河源銀保監分局上線提綱
一、今年上半年,河源銀保監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銀行業保險業相繼開展了“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7.8保險公眾日宣傳等專題宣傳活動。請問開展這些宣教活動主要會達到哪些預期目的?
答: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是切實提升金融消費者素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分局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發展,老百姓運用金融工具進行財富管理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另一方面,金融產品更加多樣化、復雜化。與此同時,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素養與風險防控意識卻未必能跟上,為此我們想通過宣教活動至少達到以下三個目的:
一是提升城鄉居民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我們希望通過金融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城鄉居民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到沒有高回報、低風險的金融產品,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金融消費者應清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
二是強化法治意識和契約精神。加大金融消費者保護政策宣傳,讓金融消費者知曉自己不僅依法享有財產安全權、依法求償權,還有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信息安全權等。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時,應認真閱讀合同,了解權利義務,審慎對待合同簽署、風險測評和確認環節,不能閉眼簽字,更不能隨意讓人代簽。
三是引導消費者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觀念。應理清自身需求和可用資金,盡量長期投資,不宜一味追求賺“快錢”,還要懂得“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適度分散風險。在實踐中,承諾保證本金的金融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二、個體工商戶在繁榮市場經濟、擴大社會就業、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好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必然選擇。請問你們對個體工商戶有哪些政策措施?
答:截至6月末,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80.02億元,比年初增加11.43億元,增長16.67%,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1.29個百分點。貸款戶數達到14793戶,比年初增長3799戶;信用貸款余額6.62億元,比年初增加4.07億元,增長160%;中長期貸款59億元,比年初增加6.64億元,增長12.68%。
分局將圍繞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總體目標,保持工作力度不放松,主要從以下幾個措施,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個體工商戶質效:一是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二是圍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目標,持續加大個體工商戶貸款投放,增加信用貸款支持力度,不斷拓展貸款覆蓋面。三是督促銀行機構積極參與“銀稅互動”“信易貸”等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改進業務審批和風險管理,提高服務長尾客戶的效率。
三、作為銀行業保險業監管部門,你們是如何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
答:一是狠抓考核指標。對銀行機構有一個硬性考核指標,保持涉農貸款余額比年初增長。截至6月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634.68億元,比年初增加39.92億元,增長6.71%。法人銀行機構整體完成增量考核任務,大中型銀行分支機構超額完成半年度信貸計劃。二是優化服務體制機制。指導7家銀行機構建立專門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從信貸審批流程、考核激勵、費用安排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持續完善“三農”金融盡職免責制度,14家銀行機構建立“三農”金融盡職免責制度,免責人數合計420人,12家銀行機構已將涉農信貸不良容忍度嵌入銀行內部考核評價。三是推出特色金融產品。指導銀行機構創新推出“鄉村風貌貸”“民宿貸”等40余種鄉村振興主題產品,指導保險公司推出“生豬價格保險+期貨”“鄉村振興保”及鄉村民宿保險等保險產品,中華聯合財險公司的“生豬價格保險+期貨”已為128頭生豬提供風險保障47.2萬元,幫助養殖戶抵御生豬價格下跌的風險。目前銀行業三農領域的信貸產品有36個,保險業也推出“鄉村振興保”等產品。四是優化農村數字金融服務模式。科技賦能涉農金融,農行河源分行及多家農商行推出整村授信,利用科學的管理系統建立農戶大數據網,實現批量獲客,切實提高農村地區長尾客戶的服務效率。目前已建立金融信用村22個,為10139戶農戶建立信息數據庫,授信金額2.79億元(5月末)。農險實現科技賦能,主要農險經營機構已實現承保理賠一體化,如人保財險“粵農保”APP實現線上驗標、遠程查勘定損工作;國壽財險“國壽i農險”APP融合承保、理賠、核保、核賠功能,實現手機端農業保險業務一體化。
四、河源銀保監分局作為河源地區銀行保險機構的行業監管部門,指導轄內農合機構推出了“普惠金融戶戶通”工程,實現了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請問什么是“戶戶通”,目前“戶戶通”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普惠金融戶戶通”是轄內農商行通過對轄內農戶進行數據采集、信用評定、核定授信等流程,努力做到“戶戶有賬戶、戶戶有信用、戶戶有授信、戶戶有理財、戶戶有服務”,探索一條地方農商行與當地政府、村(居)委會、企業、農戶、股東合作多贏,一齊發展的農村金融新路子。年初,我們分局指導轄內農銀機構推進普惠金融“戶戶通”,截至6月末,已累計走訪農戶4846戶,建檔4248戶,授信評級2502戶,走訪企業5570戶,建檔4895戶,授信評級649戶,有效支撐轄內“三農”發展。指導轄內機構創新推出真豬貸、一村一品貸、鄉村風貌貸、南粵家政、南粵技工、粵菜師傅、農戶經營貸、悅農e貸等22種特色支農金融產品,累計發放貸款1852戶,40936萬元,為轄內“三農”提供多樣化金融產品支持。并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支持“三農”發展,形成了四大戶戶通品牌。一是推動“民宿行業戶戶通”。與河源市民宿行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配套專屬貸款產品“民宿貸”,首期對40戶掛牌民宿客戶授信1500萬元,目前用信2戶,430萬元。二是推動“電商戶戶通”。與河源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推進“電商戶戶通”,與運營平臺“萬綠河源”采取深度合作模式,為平臺配套信貸、結算、支付等一系列金融產品服務,通過陸續走訪平臺近1100戶商戶,目前成功拓展手機銀行1394戶,悅農e付收銀臺104戶,吸收存款及沉淀資金達4000萬元,同時配套專屬信貸產品“農旅貸”,目前已成功發放貸款9筆,金額2089萬元。三是推動“商會戶戶通”。通過與河源市工商業聯合會深入合作,推進“商會戶戶通”,期間累計走訪商會重點企業達192家,召開優秀企業座談會2次,對會員企業提供專屬配套產品“商會貸”,目前綜合授信人民幣10億元,發放貸款15筆,金額1.63億元。四是推動“醫護行業戶戶通”。對轄內醫護人員推出“醫護貸”產品,以普惠利率回饋醫務人員,分片區組織員工到市區、各鎮街醫院開展營銷,累計發放“醫護貸”1424筆,金額達2.31億元。截至6月末,累計走訪農戶4846戶,建檔4248戶,授信評級2502戶,走訪企業5570戶,建檔4895戶,授信評級649戶。除此之外,還指導轄內機構創新推出真豬貸、一村一品貸、鄉村風貌貸、南粵家政、南粵技工、粵菜師傅、農戶經營貸、悅農e貸等22種特色支農金融產品,累計發放貸款1852戶,40936萬元,為轄內“三農”提供多樣化金融產品支持,有效支撐轄內“三農”發展。
中行河源分行上線提綱
一、請你介紹中國銀行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具體開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中國銀行河源分行牢牢把握“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從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群眾金融需求、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一是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河源中行始終牢記金融使命,貫徹國家方針政策,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緊密對接河源“十四五”規劃,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發展大局,全力以赴支持河源經濟發展。一是持續加大信貸投入。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各項貸款余額130億元,與去年同期對比凈增15億元;貸存比高達165.55%,在當地商業銀行中名列前茅。其中,共為236家中小微企業及企業主提供了總額超12億元的信貸支持。二是持續加快信貸創新。我行積極開展政銀企合作,創新融資擔保方式,引入科技局風險分擔機制,大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三是持續實施讓利降費措施。主動減免銀行承擔評估費、抵押登記費等費用,并實施降低貸款利率,縮短放款時間等優惠政策,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二是致力于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中國銀行始終以客戶為中心,把客戶需求放在首位,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能力,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增強客戶體驗。一是持續加強文優服務管理。從人力配置向網點傾斜、優化柜臺服務、提升業務技能、加強廳堂環境管理等方面抓好服務管理,做到文優服務專心、專注、專業,實現服務質效的提升。同時,堅持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每日對大堂設施設備進行消毒清潔,對到店客戶做好體溫檢測,力求讓每位客戶都有舒適、放心的服務體驗。二是持續推進數字化金融改造。所有網點均配置智能柜臺,并推出現金版智能柜臺、移動版智能柜臺,常見業務都能在智能柜臺辦理,省時省力,提高了客戶體驗。同時,我行智能終端渠道全面對接政務服務平臺,為廣大居民提供便捷的政務服務。另外,我行推出“適老化”服務,為老年人客戶提供綠色通道、智能終端新增長者版模式,為老年人客戶提供便利。三是持續加快物理服務渠道建設。為延伸服務觸角,更好地服務河源全境,近年來我行陸續設立了紫金支行、龍川支行、東源支行,接下來,我行將在11月左右設立和平支行。
三是持續履行好社會責任。(一)、廣泛開展金融知識和宣傳教育活動。今年以來,我行開展了3?15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活動、“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活動,以及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等活動。上半年,我行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教育20余場次,受眾近2萬人,以實際行動提高金融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二)、主動支持公益活動。依托“公益中行”平臺,發動全轄員工通過平臺購買農村農副產品,助力農村發展。廣泛發動員工開展志愿活動,截至6月末,我行共有67位員工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累計參與志愿項目676個。
二、金融業務線上化是現在的發展趨勢,中行主要有哪些線上貸款產品可以滿足廣大企業和群眾融資需求?如何申辦?
答:我行持續加強普惠金融產品創新,推進線上信貸業務發展,簡化申貸用貸流程、提高業務辦理效率,滿足小微企業多樣化的融資服務需求。目前,以企業為申請主體的線上融資產品我行主推下面幾種:
一是信用貸。最高授信100萬元,適用于白名單準入小微企業。申請方式:開通我行網銀,由客戶自主在網銀申請及提款。
二是銀稅貸。最高授信300萬元,適用于納稅等級B級以上小微企業。申請方式:通過銀稅互動平臺授權予我行,開通我行網銀,由客戶自主在網銀申請及提款。
三是抵押貸。最高授信1000萬元,適用于可提供源城區住宅或別墅作押品的小微企業。申請方式:先由客戶提供營業執照、股東身份證明、產權證明及財務報表,開通我行網銀,由客戶自主在網銀申請及提款。
另外,我行針對個人經營貸款,推出線上隨借隨還功能,額度最高50萬元,客戶可在我行手機銀行上自主提款,自主支付,可隨借隨還,非常方便。針對個人客戶推出“中銀E貸”消費貸款,從申請、到提款、還款全程都在線上進行,方便快捷。以上具體操作可咨詢我行工作人員。
三、去年以來,在國家相關部委的統一部署下,相關部門、電信運營商、銀行機構開展了“斷卡行動”,從源頭上堵截涉詐賬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大幅下降,但電信網絡欺詐形式層出不窮,中行在反電信網絡詐騙上有哪些舉措?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廣大市民?
答:一是營業網點內強化宣傳管理。營業網點每天不間斷播放“斷卡”行動宣傳視頻,LED電子顯示屏每天滾動播放“斷卡”行動宣傳標語和口號;對每一位辦理銀行卡的客戶都做好充分的風險提示。
二是開展進社區、工廠學校宣傳活動。我行通過成立宣傳小分隊、開展反電信詐騙宣傳員、聯合青年志愿者等形式,定期開展“斷卡”行動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工廠、進企業等活動,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城鄉居民、企業人員、工人等特定社會群體宣講開展“斷卡”行動宣傳,提升不同群體對“斷卡”行動的認知度。
三是把好開戶關。我行對每位臨柜開戶的客戶都做好風險提示和盡職調查工作,對于存在可疑情況,我們對客戶善意提醒,協助客戶堵截詐騙行為。
四是每月向客戶推送防范電信詐騙短信,提醒客戶防范詐騙。中國銀行河源分行提醒廣大市民:不出售、不出租,安全用卡,遠離犯罪。不聽不信不轉款,共同打擊電信詐騙。
四、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行如何發揮金融機構對終端消費的促進作用,不斷提升群眾對消費金融服務的滿意度?
答:中國銀行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順應消費升級新趨勢,致力于滿足廣大客戶消費金融需求,不斷完善與消費新業態相適應的產品服務體系,已形成了以汽車消費金融、住房衍生消費金融、民生消費金融三大品牌為主的消費金融服務,目前主推購車分期、車位分期、家裝分期、優客分期等深受市場青睞的消費金融產品,覆蓋了市民的購車、裝修、買家具、教育、婚慶等日常消費需求,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支持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