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市公安局上線
上線領導名單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黃福民
交警支隊副支隊長 宋賢潤
刑警支隊四大隊大隊長 楊林
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 楊波
治安管理支隊基層指導大隊教導員 鐘遠軍
新型犯罪偵查支隊綜合協調大隊教導員 謝夢憶
上線提綱
一、今年6月22日以來,我市公安機關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我們公安部門采取了哪些強有力的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公安部部署開展“百日行動”以來,河源市公安機關緊緊圍繞公安部、省公安廳的統一部署,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黨委的要求,對社會面治安開展“大掃除、大清查、大整改”,強力推進打擊犯罪、治安巡防、摸排管控、新聞宣傳等各項工作,各類突出違法犯罪和安全隱患得到了有效打擊整治,取得了刑事治安警情下降、刑事案件破案數上升的階段性成效。
一是堅持高位部署,統籌推進有力度。河源市公安機關始終堅持把“百日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黨委工程”“全警工程”來抓,成立了由副市長、市公安黨委書記、局長趙峰任組長的“百日行動”領導小組,搭建了“1個辦公室+7個功能組”工作架構,構建了1個總體方案、6個功能組方案和N個警種部門方案的“1+6+N”方案體系,在省公安廳第七督察組的有力指導下,以“雙掛兩統一”為牽引,結合“五大要素”風險隱患摸排管控和“河安2022”專項行動,全面鋪開打防管治戰線。同時公安部、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我市“百日行動”工作,公安部第八督察組和省公安廳第七督察組到我市進行督導檢查,以督促改,全力推動我市“百日行動”再上新臺階。
二是堅持破案攻堅,打擊整治有戰果。河源市公安機關把掛賬督辦重點案件、集群戰役和系列案件收網行動作為打擊整治的三大抓手,把維護政治安全作為“百日行動”的首要任務,堅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點打擊什么犯罪、什么治安問題集中就著力解決什么問題”原則,嚴厲打擊突出違法犯罪,持續加大破案攻堅力度。行動以來共開展9次全市統一集中夜查行動,10次專項打擊行動,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上升9%,破案數同比上升65%,刑拘數同比上升23%。
三是堅持立體巡防,巡邏防控有廣度。全市公安機關巡防部門全面整合資源,織密巡防網絡,切實凈化全市社會治安環境。突出夏夜治安巡查宣防,全面整合警力資源,統籌推進夏季治安巡邏、重點部位巡控、檢查站點圈層查控、應急快反處置、智慧巡控等工作。行動以來,全市接報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0.57%;全市累計投入警力121053人次,出動車輛29459車次,發動義警78224人次,重點加強對路邊攤點、夜市門店、娛樂場所等夜間案件高發區域的巡邏防控力度,盤查人員96370人,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049人,其中查獲追逃人員41人。
四是堅持系統清查,隱患排查有成效。行動以來,河源市公安機關依托網上網下合成作戰中心,進一步強化情報信息搜集,持續深化“五大要素”摸排管控,加強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粵居碼”推廣應用,全力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嚴密落實涉槍涉爆以及重點物品安全監管措施。行動以來,共排查發現風險隱患10779個,處置10246個,完成率95.06%。
五是堅持警民聯動,宣傳發動有聲勢。行動以來,共召開“百日行動”主題新聞發布會1次,發布稿件590條、視頻作品78條,張貼懸掛海報標語6901條,通過LED廣告屏展播宣傳視頻、宣傳標語2530個。同時,積極發動最小應急單元、“河源義警”、網格員、網約車司機等參與“百日行動”,激發群眾參與熱情,積極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二、打擊整治養老詐騙是人民群眾關注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請問我市公安機關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自今年4月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部署開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深入開展線索研判、案件偵辦,依法嚴厲打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違法犯罪,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全力確保社會治安形勢平穩安定。一是強化部署推進,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把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工作列入重點工作,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峰多次聽取情況匯報并部署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抽調刑偵等相關警種業務骨干組建專項行動工作組,加強警種合成作戰,為專項行動提檔加速。二是強化線索摸排,對近年來的涉養老詐騙案件、警情進行拓線深挖,全面梳理匯總涉養老詐騙違法犯罪線索,同時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對接協同,主動摸排掌握一批涉嫌養老詐騙違法犯罪線索。三是強化破案攻堅,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打擊主力軍作用,按照“快處警、快立案、快破案、快追贓”的要求,全力偵辦各類涉養老詐騙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共偵破涉養老詐騙犯罪案件80宗,打掉9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90人。四是強化宣傳發動,全市公安機關積極推動涉老反詐宣傳進社區、進超市、進公園、進廣場、進家庭,已開展10多場“養老詐騙防范宣傳”活動,活動中民警結合典型案例,耐心地為人民群眾講解養老詐騙的慣用手法以及防范措施,深入講解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揭露犯罪“套路”手法,切實提升老年人及其親人的防騙識騙能力,同時在網頁、公眾號等發布通告廣泛收集涉養老詐騙案件線索,公開舉報渠道,動員廣大群眾檢舉揭發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營造養老詐騙“人人喊打”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我市公安機關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方面取得哪些新的戰果?
答:“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新型犯罪偵查支隊全力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努力實現破案數、抓獲數上升,立案數、損失數下降的“兩升兩降”任務目標,取得了打擊治理階段性成效。(一)堅持頂層設計,形成強力支撐保障。根據“百日行動”工作部署,河源市公安局新偵支隊制定下發《河源市公安機關“百日行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方案》扎實推進打擊治理工作。各縣區黨委、政府、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協同作戰,形成思想認識統一、組織部署迅速、工作措施精準、責任落實到位、保障支撐有力的工作局面。(二)堅持專項牽引,全面提升打擊成效。市公安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列為全市各級公安機關的重點工作推進落實,以“河安2022” “斷卡”“斷號”“斷源”“斷流”等專項行動為抓手,依托“情報、指揮、勤務、輿情”一體化實戰化運行機制和網上網下一體化合成作戰警務機制,充分整合警力資源,持續優化打擊策略,全面加強能力建設,嚴厲打擊黑灰產犯罪,從人員、工具、設備、賬號、資金流向等各個環節斬斷犯罪產業鏈條。(三)堅持防范為先,持續嚴密反詐體系。根據發案形勢特點變化,以聯席辦名義聯合市委宣傳部、法院、檢察院、教育、市場監管、人民銀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市三大電信基礎運營商等成員單位推動我市源頭防控、末端防范、機制聯動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加強技術反制,進一步提升涉詐信息封停和攔截能力,持續優化規范資金止付、查詢、凍結機制,提升資金攔截質效。加強宣傳防范,推動全市各級成員單位扎實開展“守護錢袋子,建功新時代”宣傳專項行動,成立反詐義警宣傳隊,結合“無詐社區”創建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反詐宣傳活動,切實形成群防群治、人人參與、全民反詐的濃厚氛圍。加強預警勸阻,市局反詐中心7×24小時運作,通過點面結合強化精準預警,根據緊急程度開展上門見面、打電話、發短信等方式防止群眾被騙,勸阻工作對壓降電詐警情取得明顯效果。今年以來,全市成功阻止近千起電詐案件發生,共預警勸阻高危潛在受騙群眾超38萬名,見面勸阻超1萬人次,挽回直接經濟損失近3000萬元,凍結涉詐資金3340萬元,及時返還群眾被騙資金233萬元。(四)堅持問題導向,重點整治明顯改觀。在行業治理方面,以聯席辦名義先后約談相關商業銀行、基礎電信運營商,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出臺相關措施,深化重點行業監管,強化防范治理,開展清理整頓,堵住監管漏洞。在重點人員管控方面,市聯席辦名義發提醒函至重點縣區主要領導,對涉詐重點人員較多鎮街進行通報,進一步壓實黨政部門主體責任做好滯留境外人員的勸返逼投工作。今年以來,全市共勸返滯留境外涉詐重點人員57人,機場、口岸、邊境攔截31人。
四、今年以來,我們經常能看到交警部門在晚上查處酒駕醉駕等違法行為,是不是我們公安交警部門在打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力度上比往年更嚴厲了?
答: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嚴格按照公安部、省廳和市公安局黨委的統一部署,深入開展夏季整治百日行動,加強與交通、救援等兄弟部門的聯勤聯動,強化與特警、派出所等警種部門的聯合作戰,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信息手段,大力開展夏季酒醉駕集中整治、夏季公路易肇事易肇禍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農村交通安全大宣傳大警示大教育、摩電騎乘人員安全文明行駛、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涉車違法犯罪整治統一夜查等專項整治行動,嚴查各類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持續營造嚴查嚴管高壓態勢。截至8月底,全市共查處酒駕醉駕違法3066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市委林濤書記在“與群眾面對面”活動中指出“公安交警部門要嚴厲打擊‘飆車’‘炸街’等擾民交通違法”,交警支隊立即反應,根據飆車違法行為的特點和規律,科學調整勤務,運用包圍、蹲點、堵截的執法手段,迅速行動,抓獲了實施“飆車”“炸街”違法行為人員46人次。
五、近年來,交警部門在服務群眾方面有什么樣的新舉措?
答:一是積極探索推進“一件事”主題集成辦理改革工作,2021年6月以來,交警支隊根據按照工作部署,根據省公安廳下發《關于持續深化公安政務服務“一件事”主題集成辦理改革的通知》工作要求,我市車管部門目前已實現“駕駛證到期換證,申請準駕車型降級”主題集成辦理項目,解決了群眾需要同時預約兩個業務類型分別辦理的情況。項目實施后,群眾只需預約“達到規定年齡換證”業務,即可同時合并期滿、換證業務,實現一次辦、一窗辦的服務目標。二是全面加強車駕管工作,推進機動車登記業務下放,將便民社會代辦機構延伸到縣級車管所;分類制定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工作細則,實現對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分類、分級管理;持續擴大機動車登記服務站業務范圍,全力提升銷售企業快捷代辦機動車登記工作,實現4S店全覆蓋,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先后共開展141次“摩托車送考下鄉”、16次“摩托車登記注冊下鄉”等便民活動,共為12余萬名群眾取得駕駛證、為4330輛摩托車完成注冊登記。
六、能不能跟大家介紹一下,最新發布的機動車檢驗有關措施?
答:機動車檢驗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日,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優化車檢服務工作的意見》,部署深化車檢制度改革。其中廣大群眾最關注的應該就是調整優化了檢驗周期,進一步優化調整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9座含9座以下,面包車除外)、摩托車檢驗周期。對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將原10年內上線檢驗3次(第6年、第8年、第10年)調整為檢驗2次(第6年、第10年),并將原15年以后每半年檢驗1次,調整為每年檢驗1次;對摩托車,將原10年內上線檢驗5次(第6年至第10年每年上線檢驗1次)調整為檢驗2次(第6年、第10年),10年以后每年檢驗1次。此次調整后,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摩托車在10年內,只需要在第6年、第10年到檢驗機構上線檢驗,期間每兩年申領一次檢驗標志;超過10年的,每年上線檢驗1次。如果大家還有其他需要了解的,可以在微信搜索河源交警公眾號,我們在公眾號中會及時推送有關信息。
七、“粵居碼”在加強實有人口登記管理方面發揮什么作用?
答:“粵居碼”是在粵實有人口的身份證明、居住信息權威的電子憑證,推廣應用“粵居碼”是深化基礎信息采集應用,完善實有人口登記管理,推動市域治理的重要舉措。“粵居碼”持碼人通過使用手機實現“一鍵領碼、掃碼登記、持碼查詢、亮碼服務”,可享受免證辦理政府事務,今年6月1日起,屬流動人口的“粵居碼”持碼人可“零材料,零跑腿”辦理居住登記和居住證,居住地址被設為常住地,經屋主審核后,通過個人亮碼使用記錄校驗屬真實居住的,在183天后對具備申領電子居住證條件的用戶通過“粵居碼”自動推送申領消息,本人完成領取后生成電子居住證。接下來,我局將結合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加大對“粵居碼”的宣傳推廣力度,落實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切實提高群眾對“粵居碼”的知曉率和使用率。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