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26日市統計局和市審計局上線
市統計局副局長 梁小菊
綜合核算科科長 丘冠智
農村經濟科科長 范小麗
市審計局副局長 何仕軍
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 賀智峰
四級調研員 葉煥華
市統計局上線提綱
一、2022年9月,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廣東省統計條例》,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廣東省統計管理條例》同時廢止。此次《條例》主要修訂了哪些內容?
答:此次《條例》的修訂注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做好與統計法、統計法實施條例配套銜接。此次修訂對原《條例》作了較大的修改,從實施性和補充性的角度出發完善統計法規制度,新增21條,包括統計購買服務、加強新興產業統計等內容;刪除20條,包括統計人員從業資格認定、統計單位登記等與上位法規定不一致的內容;修改8條,包括統計信息化建設等內容。修訂后的《條例》共29條。新《條例》的出臺對于加強統計工作,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們知道,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的生命線,今年,在保障統計數據質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去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的意見》,對保障統計數據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統計工作,持續堅持“兩防”(防弄虛作假、防少報漏報)不放松,通過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認真傳達學習《監督意見》《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重要文件匯編》等文件,專題研究部署統計有關工作,加快構建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各方參與、合力推進的“大統計”工作格局。今年7月-9月,按照國家統計局、省統計局關于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部署,我市聚焦統計造假突出領域、重點區域、主要方式,嚴格按照“四個必查”、“三個一批”要求,綜合采取全面自查、重點抽查、執法檢查等多種措施,上下聯動、內外協同、多管齊下開展了統計造假專項糾治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統計數據質量有效提高,統計監督效能進一步發揮。
三、在加快推進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今年年初,經省統計局黨組研究決定,以2022年為“強基礎、增能力、再創新”深落實年,7月份,省統計局印發了《加強基層統計“7個一”規范化建設方案》,就深入推進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
市統計局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堅持把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作為全市統計系統“一把手工程”,實施典型帶動、整體推進,在全市開展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示范鎮創建工作,分別選取各縣區共8個鄉鎮(街道)作為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示范鎮創建工作試點鎮,對照基層統計建設規范化標準,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工作短板,落實好人員、經費、場地等各項保障。經過各縣(區)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部分鄉鎮基層統計規范化建設已達到要求。
目前,市統計局正總結推廣優秀經驗,對照省統計局基層統計“7個一”規范化建設標準,全面鋪開縣(區)統計局、鄉鎮(街道)“7個一”規范化建設工作,切實提升全市基層統計工作水平。
四、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即將到來,請普及下相關知識?
答:經濟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是一項全面調查,通過普查掌握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經濟普查每五年進行一次,分別在逢3、逢8的年份實施。我國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別開展了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將于2023年開展。
目前,市、縣統計局均已經成立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籌備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做好了機構、人員、經費預算、物資保障以及重點問題研究等各項籌備工作,為做好五經普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當下官方、非官方的許多機構都在發布數據,面對紛繁復雜的數據發布,應以哪個部門公布的為準?大眾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獲取統計數據?
答:就統計數據而言,如果數出多門,容易造成混亂,對此,前面提到的新修訂的《廣東省統計條例》,明確了統計部門公布統計數據的權威性。《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各行政區域的統計數據,以政府統計機構公布的數據為準。屬于政府統計機構公布范圍的統計數據,有關部門不再另行公布;確需公布的,應當與政府統計機構公布的數據保持一致。”
目前,統計部門主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以及《統計月報》《統計年鑒》等公開出版物主動向社會公布統計數據。《統計月報》公布的是月度主要經濟指標的數據,《統計年鑒》收錄的是年度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公眾可以進入當地政府門戶官方網站瀏覽查詢相關數據,也可以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渠道咨詢有關數據。
市審計局上線提綱
一、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那么具體來看,過去一年來我們河源審計機關做了哪些重點工作?
答:過去一年多來,市審計局堅持依法審計,扎實履行職責。一是著力深化政策跟蹤審計,對中央及省級直達資金、省級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資金、助企紓困政策等進行了專項審計,助力政令暢通和項目落地落實;二是緊扣預算管理和財政政策執行實施審計,對市本級財政預算、市直部門預算、重點項目建設等進行了審計,助力財政資金提質增效;三是圍繞統籌發展和安全開展審計,特別是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糧食安全和糧食購銷等方面進行了審計,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四是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扎實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五是加大審計整改力度,促進審計整改落實,以強有力的審計監督保障執行、促進發展。今年以來,我局共組織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25個,查出違規問題金額6.12億元,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2036萬元,著力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二、民生一直都是觀眾朋友非常關注的問題。我想問的是,審計機關在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舉措?
答:河源市審計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注惠民政策的落實情況,著力促進保障和改善群眾生活,聚焦就業、社保、衛生、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等各項民生資金和項目,深化重點民生項目資金審計。一是組織開展了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審計,重點關注了基本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基金待遇發放的真實性、合法性,確保社保基金安全有效運行;二是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相關政策和資金審計,重點關注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產業發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方面情況;三是組織開展了糧食安全和糧食購銷審計,重點關注了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糧食儲備政策措施落實、專項資金管理等情況。通過開展民生審計,及時發現政策落實、資金使用、工作推進等方面的問題,努力把監督跟進到民生項目和資金“最后一公里”。
三、我們知道,過去一年,對于審計工作來說有一件大事,就是審計法的修訂,能不能先給觀眾朋友介紹一下為什么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對審計法進行修訂?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是1994年8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為審計機關依法履職盡責提供了明確具體的法律依據。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了使審計工作更能契合黨和國家的工作需要,審計法后來經過了兩次修正,分別是2006年和最近的2021年。
四、我們知道審計是查問題的,查出的問題有沒有整改到位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新修訂的審計法也對整改有更為明確的規定,那么審計機關都做了哪些工作來推動問題整改?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計整改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大力推進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市政府每年都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特別是對上級審計機關查出的問題,以及納入年度審計工作報告的問題,進行重點督導檢查。對于重要事項,市委、市政府強化組織領導,抽調骨干力量成立了審計整改工作專班,圍繞整改總體方案,逐條逐項督促整改,取得較好成效。
市審計局也積極履行整改督促檢查責任,2021年以來,先后開展3輪審計項目整改現場督促檢查,認真把關審核整改結果,持續推動整改到位。
總體來看,各單位能肩負起整改工作責任,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臺賬等方式,逐項分解整改任務,層層壓實整改責任,積極組織開展具體問題整改。有關主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指導督促分管領域整改工作,采取召開審計整改專項推進會、專題調研、跟蹤督查、通報約談、組織培訓等方式,有效推動行業性、系統性問題的整改。
通過督促檢查,大部分審計查處問題得到整改,制定完善相關制度75項,整改工作成效明顯。接下來,我們將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審計法為契機,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取得更好成效。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