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28日河源銀保監分局和中行河源市分行
上線領導名單
河源銀保監分局副局長 周建良
大型銀行監管科科長 陳新仁
普惠金融科三級主任科員 廖珊
中行河源市分行副行長 李俊仁
消費金融中心、銀行卡中心總經理 黨海榮
個人數字金融部副總經理 馮少鋒
河源銀保監分局上線提綱
一、廣東省委提出要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新突破。2023年,河源銀保監分局在支持“百千萬工程”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答:今年以來,河源銀保監分局引領全市銀行保險機構加大金融供給、優化金融服務、提升服務效能,積極支持“三農”和“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截至5月末,縣域貸款771.72億元,占全市貸款比例42.77%,同比提升0.49個百分點。縣域存貸比78.24%。主要采取的如下幾個措施。
(一)強化考核激勵。根據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年銀行業保險業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通知》,狠抓考核指標,從信貸投入總量上作出嚴格要求。對銀行機構支持縣域設置量化考核指標,即保持涉農貸款余額比年初增長、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截至5月末,全市涉農貸款余額704.38億元,比年初增加42.01億元,增長6.34%,同比多增3.56億元。法人銀行機構整體完成增量考核任務,大中型銀行分支機構超額完成半年度信貸計劃。
(二)完善服務體制機制。指導17家銀行機構建立專門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從信貸審批流程、考核激勵、費用安排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持續完善“三農”金融盡職免責制度,17家銀行機構建立“三農”金融盡職免責制度。15家銀行機構已將涉農信貸不良容忍度嵌入銀行內部考核評價。
(三)做優金融產品和服務。一方面,做優服務。國有大型銀行積極下沉服務重心,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縣域鄉鎮,甚至是田間地頭,如農行下派“金融助理”、提升農戶信用貸款額度,有效滿足鄉村發展金融需求。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機構深入實施“普惠金融戶戶通”工程、“掃園、掃街”等專項行動,為縣域、鄉鎮等涉農經營主體提供上門服務、貼心服務。除此,我分局配合市政府開展“中小企業融資對接會”,為銀企搭臺唱戲,破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做優產品。引導機構結合“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針對各類涉農經營主體需求特點推出專屬產品,進一步拓展涉農主體貸款抵質押物范圍。如推出“民宿貸”“工程車貸”等40余種鄉村振興主題產品,指導保險公司推出“生豬價格保險+期貨”“鄉村振興保”及鄉村民宿保險等保險產品,幫助養殖戶抵御生豬價格下跌的風險。
(四)支持農業特色產業。圍繞我市實施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行動,督促機構加大對生豬、油茶、茶葉、蔬菜、水果、水產、南藥、絲苗米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集聚發展的信貸及保險保障支持和服務。1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貸款余額28.67億元,同比增長68%。重點支持燈塔盆地加快創建國家農高區,大力助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和特色主導產業,全面深化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燈塔盆地相關貸款余額40.67億元,同比增長15.96%。
(五)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服務涉農經營主體,圍繞2023年底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建檔評級基本全覆蓋的工作目標,深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工作,促進金融資源流向信用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已對河源市38.59萬戶農戶建立信息數據庫,對906個信用村實施“整村授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率達到80%,貸款余額52.14億元,同比增長16.91%。
二、今年3月,《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出臺。作為銀行保險監管部門,河源銀保監分局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制造業當家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答:堅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一是錨定制造業當家戰略推動加大貸款投放力度。積極引導銀行機構將信貸資源更多向中高端制造業集聚,持續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指導建行河源市分行在河源市高新區設立轄內首家科技支行。截至5月末,轄內制造業貸款136.36億元,較年初增長18.05%,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5.3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貸款較年初分別增長28.79%、23.45%、22.12%。二是持續深化政銀企對接解決信息不對稱難題。先后在五縣兩區兩大產業園共召開9場政銀企融資交流對接會,現場簽約達成47億元融資意向協議,推動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精準對接。 截至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271.31億元,同比增長19.12%,增速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6.16個百分點,其中信用貸款50.48億元,同比增長89.89%。當年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年利率為4.45%,比上一年度下降0.29個百分點。三是聚焦綠美河源建設助推綠色產業發展。指導銀行業加大對節能環保、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綠色產業的投放,截至5月末,綠色貸款92.98億元,較年初增長23.67%,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0.93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生態環境產業貸款較年初分別大幅增長62%、18.25%。指導保險業重點健全林業風險保障機制,增強綠色產業效益保障,保險業共為1414萬畝林木提供170億元風險保障,覆蓋率達82%,為14.6萬畝涉及自然災害、病蟲害受損的林木支付賠款993.5萬元。四是堅守金融為民初心深化民生領域金融服務。推動大病保險和定制型醫療險規范可持續發展,為237.55萬次城鄉居民提供大病保險風險保障3993.37億元,支付賠款15647.55萬元。2023年度“河源市民保”參保人數53.34萬人,支付賠款1140.45萬元,同比增長42%。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工作的通知》,推動安責險擴大覆蓋面,安責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1.7%。積極推動養老第三支柱發展,轄區5家壽險機構開展專屬養老保險業務。
三、河源市作為經濟后發城市,目前個體工商戶數量在河源市場主體中占比較大。請問你們對個體工商戶有哪些政策措施?
答:分局引導銀行機構認真落實《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個體工商戶質效:一是加大信貸投放。圍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目標,持續加大個體工商戶信貸投放。截至5月末,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121.71億元,比年初增加13.18億元,增長12.1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9.4個百分點。貸款戶數達到30132戶,比年初增加4991戶。中長期貸款93.93億元,比年初增加10億元,增長11.9%。二是改進信用評價和授信管理。根據個體工商戶缺信用信息、缺抵押擔保的特點,綜合運用經營信息、交易流水、公共信用信息等多維度數據,積極研發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如工行、農行將電力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推出的“電費貸”類產品。同時督促銀行積極參與“銀稅互動”“信易貸”等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改進業務審批和風險管理,提高服務長尾客戶的效率。
截至5月末,全市個體工商戶信用貸款余額28.89億元,比年初增加9.72億元,增長50.74%。三是積極減費讓利。2023年以來,新發放的個體工商戶貸款平均利率為4.49%,較2022年平均水平下降0.31個百分點,個體工商戶融資負擔不斷降低。除此,河源農商行等部分銀行機構積極為個體戶減免POS機交易手續費等結算類費用。
四、請問,今年以來農業保險在持續推動鄉村農業發展有何做法?
答:持續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鞏固鄉村振興產業基礎。截至5月末,農業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4.4%,提供47.8億元的風險保障,已決賠款0.7億元,同比增長40.2%,受益農戶達2.1萬戶次,同比增長44.1%。目前中央級和省級財政補貼農險險種已落地20個,覆蓋率達90.9%。農險擴面方面,共承保水稻62.6萬畝,生豬224.8萬頭,同比增長7.9%,雞2930.8萬羽,同比增長3.6%。農險創新方面,中華聯合財險河源中支落地全市首單商業性水稻育秧種植保險,為河源市眾志農機服務有限公司提供2.1萬元風險保障。農險防災方面,農險經營機構下鄉開展農業防災減損宣傳61次,向村民村組織捐贈抽水機334臺及農藥、種子等物資。
中行河源市分行上線提綱
一、今年河源狠抓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縣域經濟發展,全力推動有效投資落地落實,那么中國銀行在推動河源高質量發展上有什么舉措呢?
答:中國銀行河源分行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積極支持實體經濟建設,助力河源高質量發展“施工圖”轉化為“實景圖”。一是聚焦實體經濟,助力經濟發展“穩”起來。積極助力穩增長,強化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等傾斜;運用科技創新、設備更新改造、交通物流等各項再貸款工具,增加更多“金融資源”投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及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民營企業支持力度,保持信貸總量穩定增長。截至2023年5月底,河源中行支持實體經濟貸款新增投放額超12億元,同比增加逾1億元,增幅9.5%。二是聚焦縣域發展,助力基層經濟基礎“實”起來。一方面圍繞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結合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滿足各類農業主體融資需求,實現涉農貸款與普惠型涉農貸款穩步增長,促進我市農業提質增效;另一方面搶抓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機遇,通過條線業務聯動,服務鄉村振興客群,為縣域客戶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加大涉農線上產品推廣力度,促進縣域地區業務規模化增長。截至2023年5月底,河源中行普惠金融和涉農貸款投放額分別達到5.7億元、5.6億元。三是聚焦產品創新,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順”起來。為切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我們堅持“因需施策”“因地施策”,持續推進產品創新,不斷豐富產品體系。如面向國家級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新三板掛牌企業、擬上市及已上市企業推出“中銀科技通寶”專屬序列產品,面向“小升規”及培育庫企業、高成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推出“專精特新貸款”,期限靈活,利率優惠、擔保方式靈活,支持輕資產免抵押授信。還有,針對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推出粵供園區貸、中銀農科貸等產品。
二、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制造業當家”發展戰略,中國銀行在服務“制造業當家”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答:河源中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制造業當家”發展戰略,緊跟市委、市政府“制造業強市”步伐,迅速組織安排部署,聚焦全市制造業產業鏈集群,第一時間推出“惠制造”制造業客群專屬授信服務方案,為制造企業群體提供信貸支持。“惠制造”融資方案,以產業數字化、設備更新改造、廠房建設購置、擴大“內外循環”等為切入點全方位配套貸款額度,旨在滿足企業日常生產經營和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各項資金需求。服務方案一經推出即受到廣大企業主青睞,帶動今年發放制造業貸款9.47億元,較上年同期新增63%。
三、中國銀行在保護建筑工人資金安全,筑牢賬戶安全“防火墻”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5月9日下午,“河源市建筑工人銀行賬戶安全管理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我行順利舉行。
該平臺是基于河源市房屋市政工程實名制及分賬制綜合服務平臺升級打造,涵蓋三個月以上未動賬銀行卡統計、銀行卡實名制核實和處理情況統計分析、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攔截勸阻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等功能模塊,通過搭建地方政府、建筑行業和銀行機構三方數據共享平臺,實現跨行業協同配合,將有效地推動商業銀行對建筑工人銀行賬戶的動態識別和提供更加精準化銀行賬戶服務。銀行機構將以電話宣傳、面對面宣傳等形式進行賬戶使用回訪,同時普及銀行卡安全使用、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金融知識,防范建筑工人銀行賬戶被出租、出售、出借后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風險,對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助推“平安河源”建設,推動河源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和優化銀行賬戶服務,事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河源中行將以建筑工人銀行賬戶安全管理平臺的上線為契機,堅定扛起國有金融大行的責任擔當,平衡好涉案防控與優化服務、業務發展與涉案防控的關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銀行賬戶服務,堅決守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河源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中行力量。
四、現在國家的存款利率穩步下降,我們房貸的利率是否會跟隨調整?其他貸款的利率是否也會同步下調?
答:(一)的確,正常情況下,貸款利率會隨著國家的存款利率穩步下降而下降,我們房貸利率也是其中之一,它會根據國家參考利率、市場資金的供需等情況浮動,目前我行的首套房利率低至4.0%,二套房利率低至4.8%,符合監管要求。
(二)其他貸款如我行的中銀E貸、隨心智貸,針對信用良好,收入穩定的客戶,年化利率3.65%起,而且手續簡單、流程便捷、使用靈活,可滿足客戶裝修、購買家電、教育培訓等日常消費需求。
(三)另外我行針對中行房貸按揭客戶、國企事業單位員工及公務員等客戶群體提供優客分期貸款,可供市民用于日常的大額消費。利率現在階段性大幅優惠,5年分期費率僅10.5%,換算每月分期費率僅0.175%。按貸款10萬計算,每個月分期費用僅175元。這款產品申請便利、放款快速、用途多樣,是我們當前重點向市民朋友們推介的拳頭產品。
五、盡管疫情已經告一段落了,但是仍有部分客戶經濟壓力較大,逾期后希望能夠協商還款,有哪些惠民措施?又如何辦理呢?
答:針對信用卡逾期后有穩定收入,但無法一次性還款的客戶,我行可以將信用卡總欠款提供最長60期的個性化分期還款。借款人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收入證明等材料,到中銀大廈的中國銀行申請,具體所需材料在申請時工作人員會進行說明。
針對房貸客戶,從疫情伊始我行便有相應的紓困政策,我行許多客戶也已經享受到該項便民措施。即對經濟壓力較大,暫時還款困難但還款意愿良好的客戶,可以向我行申請延遲還款,最長可延遲還款6個月。但是有一個條件,客戶已經逾期的期限不能超過6個月,否則我行將無法為其辦理延遲還款業務,所以還請有需要的客戶盡快到我行營業網點咨詢辦理。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