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和工行河源分行
上線領導名單
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陳舒文
貨幣信貸管理科副科長:戴明祥
支付結算科副科長:邵寧波
工行河源分行 副行長:朱劍鋒
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唐 曉
信貸與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黃樂燕
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上線提綱
一、請介紹一下河源金融運行總體情況
答:今年來,人民銀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實履行基層央行職責,為河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動轄區主要金融指標穩定增長,信貸投向結構更加精準。
一是總體來看,各項貸款保持平穩增長。截至5月末,河源市本外幣貸款余額1804.22億元,同比增長4.63%。二是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領域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加大。5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120.30億元,同比增長17.41%,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2.78個百分點。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4.82億元,同比增長24.79%,獲貸率達61.68%,排名全省第8位;高新技術企業貸款58.02億元,同比增長5.73%,獲貸率達71.1%,排名全省第5位。三是普惠小微和“三農”等薄弱環節金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截至5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74.36億元,同比增長18.63%,授信戶數、貸款戶數分別同比增長41.66%、48.88%;涉農貸款余額704.38億元,同比增長6.13%,比年初增加42.02億元。近日,全市首筆地理標志農產品證明商標使用權融資順利完成授信。四是綠色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加大。全市首筆公益林生態補償貸款成功落地。截至一季度末,全市綠色貸款余額58.7億元,同比增長4.61%,比年初增加3.29億元。五是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至5月,全市銀行機構新增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61個百分點;其中新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二、請介紹一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落實情況
答:人民銀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堅持黨建與業務統籌發展,以落實貨幣信貸政策和防控金融風險為重要任務,助力地方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一是用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持續支持企業發展。截至5月末,全市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余額14.34億元,支持涉農和普惠小微企業類市場主體共計1062戶,其中支持普惠小微企業745戶、貸款金額9.76億元,占比達68.06%。截至目前,操作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25筆,發放激勵資金2369.62萬元,政策實施期間內帶動轄內法人銀行機構實現新增普惠小微貸款15.32億元;為轄內8家法人機構辦理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支持工具,累計減息金額達2345.71萬元,惠及超1.1萬戶普惠小微市場主體。
二是抓好各項政策落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截至5月末,河源房地產貸款余額800.10億元,同比增長2.47%。目前,河源市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調至20%;首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最低可執行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BP”。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工具,維護好住房消費者合理權益。截至5月末,全市專項借款支持項目有17個,專項借款金額約10.59億元,農發行河源分行已發放了10.14億元,帶動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增長。推動二手房“帶押過戶”業務模式落地,截至5月末,全市二手房“帶押過戶”業務貸款已發生3筆,金額合計111萬元。
三、圍繞助力鄉村振興實施了哪些具體舉措?
人民銀行河源市中心支行積極引導金融活水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推動實現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在日常業務開展中,強化對金融機構的考核、督導工作,通過打分評估、約談等方式,推動機構加大服務鄉村振興的力度,滿足縣域經濟、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合理信貸需求。今年,聯合市金融局持續推進鄉村振興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在全市全覆蓋工作,截至5月末,河源紫金、東源、連平縣先后建立鄉村振興信貸風險補償資金,資金規模共1900萬元,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52筆,發放貸款共4765萬元,其中紫金農商行獲得央行再貸款資金支持550萬元,撬動央行政策資金與銀行信貸資金的總額杠桿達2.8倍,在薄弱領域的信貸投放上發揮有效支持作用。3月,聯合市市場監管局、科技局等部門出臺《河源市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落地了仙湖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權質押融資模式,推動東源縣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全市完成首個農業園區“整園授信”,為當地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撐。此外,以“整村授信”為抓手推動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截至5月末,全市金融機構累計對轄區1081個信用村授信95.86億元,實際用信金額34億元,惠及涉農主體1.5萬個。以“移動支付示范鎮建設”為依托持續優化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拓展移動支付在農村地區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醫療和智慧養老等領域的應用,前期已建設完成2個移動支付精品示范鎮,17個移動支付示范鎮,2023年,全市啟動建設移動支付示范鎮23個。
四、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在河源全面啟動,截至目前該項工作的進展如何?
答:今年3月,河源在粵北五市中率先舉辦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啟動儀式暨促消費活動,印發了《河源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成立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切實加強跨部門的溝通協作,多部門全方位、多層面、高效率聯動推進全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目前,在黨費、稅務、政務等對公領域應用場景,落地了全市首批“數字人民幣+黨建”繳交黨費場景,實現“數字人民幣+稅務”繳退稅費場景縣區全覆蓋,多家醫療機構支持數字人民幣繳納醫療費用,多家單位實現數字人民幣發放薪酬補貼等。在餐飲服務、文化旅游、購物娛樂等商業應用場景,打造了全市首個“數字人民幣+煙草零售”縣區全覆蓋商圈場景,為河源粵菜師傅一條街等特色餐飲店、萬綠湖水月灣、春沐源小鎮等特色景區接入數字人民幣收付功能,全市多家大型商超、連鎖水果店、連鎖酒店也實現了數字人民幣收付。截至5月末,河源全轄共19254家商戶可以接受數字人民幣支付,全市共開立個人錢包11.28萬個,對公錢包8106個,流通業務總計31.61萬筆、8032萬元。
工行河源分行上線提綱
一、2023年廣東“新春第一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省委動員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工作。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河源工行做了哪些有關工作呢?
答:在新春伊始,廣東就隆重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這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在追求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近年來,河源工行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繼去年出臺河源地方經濟大盤的“十五條”基礎上,堅定不移推動河源全域“融灣”“融深”,全力助推河源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助推公司普惠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我行緊跟河源“爭當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戰略定位和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的發展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不斷加大對河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聚焦大灣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互通。圍繞“六大跑道(即基礎設施建設、優質制造業、綠色信貸、幸福產業、國企改革、普惠及鄉村振興。)”,精準對接省市重點項目、助力“五大產業”(即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百億級水產業、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生態旅游業、現代高效農業。)戰略實施。同時加快信息通信設施升級擴容,大力推動支持“廣東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粵信融”“粵信融穩企業保就業”“信易貸”等平臺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信息采集、信用評價、信息共享、線上融資對接、風險補償等一體化線上智能融資服務。二是聚集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解決新興產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行通過研究行業、細分客戶、創新產品,不斷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先后推出“風險補償金貸款”、“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資金業務”等互保貸產品,以及“電力貸”、“e企快貸”、“科技貸”等線上創新產品。加快金融服務創新,主動對接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充分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大灣區企業落戶河源的融資需求。三是聚焦民營普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推動普惠業務“全行辦、全員辦”全面落地,暢通辦理渠道,推廣“興農通”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加大涉農貸款投放,成功發放首筆“預制菜貸”、“民宿貸”。四是聚焦綠色金融,助力建設綠色灣區美麗灣區重要生態屏障,支持“百千萬工程”和“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截至2023年5月末,河源工行制造業貸款余額34.09億元,較年初增長約4.89億元,增幅達17%,余額、增量均為四行第一,制造業貸款占全部公司貸款比重達29%;綠色信貸余額23.79億元,同比增長6.47億元,同比增幅達37.36%,綠色信貸余額占全部公司公司貸款比重達20%。
(二)加強服務提升效率,促進個貸量質并舉。一是積極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改善消費支持力度,加強對重點樓盤的營銷維護頻度,提升個貸全流程的處理效率。二是在促進行業恢復擴大消費中推進個貸轉型。推進個貸結構調整,加大后疫情時代旅游出行、餐飲娛樂等消費場景的復蘇扶持,充分運用工行分期付款的利率和返傭等優勢,面向六大板塊、代發工資、房貸客戶等客群,開展家裝分期、商戶貼息分期、消費分期大營銷活動,解民所需助力消費復蘇。
二、疫情期間,銀行出臺系列政策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針對后疫情時代的新形勢,工行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是否還有呢?
答:當前,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需要重點破解的難題。今年,河源工行持續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一是費用優惠再升級,節省企業成本。對小微企業執行普惠貸款優惠利率,目前最低可到3.55%,今年新發放普惠貸款平均利率4.13%,比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工行今年統一對2022年4季度普惠小微貸款執行“先收后返”減息1%,共為河源1800多戶小微客戶減息600多萬元。
二是豐富貸款產品,降低融資門檻。針對有抵押物的客戶,優化了產品的還款方式,可采取5年先息后本或者10年分期還款的方式。針對沒有抵押物的客戶,通過銀行和擔保公司合作的方式,進一步豐富了原來的無抵押類產品,提高了貸款額度,大大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的門檻。
三是優化續貸政策,緩解企業資金困難。對于貸款快到期的企業,若確實存在資金緊張、還貸困難,在符合我行續貸的條件下,可通過新發放貸款來結清已有貸款的方式,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連續性。今年累計為61戶小微客戶辦理該類續貸業務3.47億元。
三、如果工行房貸客戶,疫情至今收入下降,出現還款困難,工行有什么政策幫助到客戶嗎?可以辦理延期還款嗎?
答:針對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從業人員、小微企業主,工行全面落實受疫情影響客戶按揭貸款紓困政策,都支持辦理延期還款。具體方式包括提供寬限期、延長還款期限、變更還款方式、變更約定還款日等差異化特殊政策,積極為受疫情影響個貸客戶提供紓困服務,并且對符合條件的客戶申請實現應辦盡辦。您可以到貸款服務行線下申請辦理,也可以通過手機銀行、95588客服電話線上申請。
今年以來,我行已累計為318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貸款客戶提供延期還款服務,貸款余額超1.75億元。
四、聽說在今年5月25日,工行河源分行成功辦理了全市首筆“帶押過戶”二手房按揭貸款業務,請問,目前這個“帶押過戶”模式與傳統二手房按揭貸款業務對比有什么區別,對老百姓有什么好處?
答:可以這么說,“帶押過戶”二手房按揭貸款業務是一次業務流程的全新優化,是工行以實際行動踐行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傳統二手房交易模式下,有按揭貸款未結清下的交易,需要客戶提前籌集還款資金、多次往返銀行贖樓和解抵押,且不確定性因素多,成本大耗時耗力。在“帶押過戶”模式下的二手房按揭貸款,銀行審批買家房貸申請后,半天內可完成所有注銷、繳稅、過戶、抵押等流程,銀行直接將買家貸款用于還清賣家房貸,剩余款項再劃入賣家賬戶,一次性完成所有手續辦理,極大地減少了客戶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有助于提升百姓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幸福感,激發市場活力。
五、聽身邊的家人朋友說,現在社保卡有三代社保卡了,三代和二代社保卡有什么區別,怎樣升級為三代社保卡?
答:工行于2020年已經開發發行第三代社保卡,相比二代社保卡,第三代社保卡按照國家《社會保障卡規范》標準和銀聯標準卡規范統一制卡,采用了全新的卡面,同時新加載“非接觸”和小額快速支付功能。社會保障卡不僅可以支持身份憑證、信息查詢、醫療費用結算等社保功能應用,也可以支持社會保險費繳納、待遇領取等金融功能應用。
廣大群眾只需要本人持有效個人身份證件、二代社保卡到我行網點辦理,可即時辦卡拿卡;代理人辦理需要持雙方有效身份證件、社保卡到我行網點申請,但領卡及啟用需要持卡人本人前來辦理。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