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 中國移動河源分公司和市金融工作局
上線領導名單
中國移動河源分公司總經理:郭思遠
市場部總經理:王強
客戶響應中心總經理:孫繼軍
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成員 副局長:鄒永強
監管科科長:杜吉鋒
金融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玲
中國移動河源分公司上線提綱
一、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要落實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以實體經濟為本,持之以恒拓空間、優存量、擴增量,把制造業這份家當做大做強。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請問,河源移動作為河源信息化建設的行業龍頭、領軍企業,是如何發揮網絡、技術、數據等優勢,賦能我市高質量發展的?
答:河源移動積極貫徹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記國有企業的初心使命,積極履行好“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三個責任,全力賦能我市高質量發展。圍繞“創世界一流企業,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的奮斗目標,切實發揮中央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等作用,全力推進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發新動能,強力驅動牽引制造業與實體經濟提質升級,助力打造我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河源移動秉承先進技術優勢,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致力于用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社會發展,著力聚焦工業制造業開展注智賦能行動,信息化助力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加深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進工業制造業數字化產業升級,加速河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當家在河源高質量落地,助力河源實體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做大數字連接設施建設,夯實數實融合基礎。河源移動已具備了全市最大網絡規模,光纜規模突破4.2萬公里,管道長度逾4000公里,累計開通5G 基站3800余個,無線基站突破13000個,有線寬帶覆蓋戶數超170萬戶,全市城區、縣城及主要鄉鎮均已具備千兆接入能力。
二是做強數字產業接入算力,滿足制造業轉型需求。投資建設兩期邊緣云計算節點,算力規模達550 EFLops,超5145TB存儲,相當于10萬臺家用電腦的運算能力;視頻云建設承載1.1萬路攝像視頻流;IDC出口帶寬達800G,最大支持同時播放1080P視頻流16萬路,可滿足各領域接入的算力需求。
三是做優數字智慧中臺能力,助力制造業技改升級。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安全認證、精準定位等融合信息技術的匯聚、沉淀,做優服務輸出、入駐開發、集成應用等“能力超市”,匯聚內外部高價值能力,著力構建開放共享、業界標桿級能力中臺,推動傳統工業制造業技術改造,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二、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請問,河源移動作為央企國企,并且作為河源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采取了哪些舉措賦能鄉村振興?
答:我們深入實施“數智鄉村振興計劃”,奮力開拓鄉村振興新局面。河源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文件部署,以“七項幫扶舉措”和“七大數智化工程”為實施路徑,助力“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奮力開拓鄉村振興新局面。
在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保障方面。河源移動堅持加強政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從脫貧攻堅階段過渡到鄉村振興階段的形勢、內涵、要求等方面變化。去年以來召開3次黨委會研究部署鄉村振興工作,先后3次率隊到紫金縣上義鎮開展工作調研,加強與駐鎮干部溝通,聽取駐鎮干部鄉村振興工作報告,全力以赴為鄉村振興多作貢獻。
在強化全面幫扶,鞏固脫貧成果方面。河源移動持續強化資金幫扶。為加強鄉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河源移動籌措9.5萬元幫扶資金,投入到掛點鄉鎮建設工程。強化人才幫扶。去年,河源移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持續派駐駐鎮干部到紫金縣上義鎮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積極支持派駐人員在網絡、信息、技術等方面發揮幫扶作用。強化消費幫扶。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央企消費幫扶興農周”活動,進一步充分發揮消費幫扶促進產業發展和帶動脫貧群眾增收致富作用,公司工會購買脫貧地區農產品累計超30萬元。強化信息幫扶。協助開展第二屆“鄉村振興河源大擂臺”,以“鄉村振興示范帶”為主題,通過各縣區參加比武競賽的方式,形成全市各地比學趕超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推動河源鄉村振興“點”上出彩、“線”上串聯、“面”上鋪開。
在聚焦振興賦能,建設數智鄉村方面。河源移動作為河源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以數字鄉村建設為核心,充分發揮網絡、技術、數據等優勢,深入推進“電信普遍服務工程”,積極推進數智鄉村建設,是廣東唯一榮獲“中國移動脫貧攻堅模范”的單位,持續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數智”力量。
三、當前,網絡通信的迅猛發展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5G網絡和千兆寬帶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代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請問,河源移動目前關于5G和千兆寬帶的網絡建設以及發展情況如何?
答:我們系統打造以 5G、千兆寬帶、算力網絡等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持續構建“連接 + 算力 + 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全面賦能全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
致力于打造安全高速泛在領先網絡,河源移動充分發揮網絡強國建設主力軍作用,河源移動累計投入超70億元打造了以無線網絡、有線光寬帶、物聯網為主體的安全、高速、泛在的全業務網絡體系,網絡規模與品質能力區域顯著領先,持續推進5G建設,無線基站數突破13000個,其中開通5G站點超3800座,率先實現5G村村通,村鎮覆蓋率高達100%,帶領全市人民跑步進入“5G時代”。提質增效光纖網絡,光纜規模突破4.2萬公里,寬帶端口數達126萬個,覆蓋用戶數突破170萬,全千兆小區達648個,業務接入距離縮短至150米內,實現城區及重要鄉鎮街道千兆覆蓋,為區域信息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當前,積極已成為本地數字連接服務標桿,河源移動積極為社會大眾提供高品質數字連接服務,全力滿足人民美好數字化生活需要,目前全市常住人口284萬,家庭87萬戶,服務移動客戶超204萬、其中5G移動客戶超150萬、服務寬帶客戶超50萬、其中千兆寬帶客戶超10萬、服務電視客戶近40萬、服務集團客戶超4萬家、物聯網連接數突破97萬,智能組網客戶超18萬、FTTR客戶超3千戶、移動看家客戶近13萬、全屋智能客戶超2萬,服務規模和服務水平均保持了行業的絕對領先地位。
市金融工作局上線提綱
一、今年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廣州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描繪奮進藍圖,吹響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等全市重大會議對我市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系列部署。請問,金融工作部門在支持高質量發展中有什么具體舉措?
答:今年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工作的主題,是貫穿始終的中心工作。今年以來,市金融工作局始終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積極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立足“制造業當家”、緊跟重大項目融資需求,做好主平臺建設金融要素保障,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金融機構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和資源傾斜力度,增強“三農”領域金融資源承載力,重點支持燈塔盆地加快創建國家農高區。三是服務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加快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發揮河源林業碳匯優勢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運作。四是落實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金融政策,推動防范化解房企風險、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為此我局牽頭擬訂,并以市府辦名義印發的《2023年河源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2023年河源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目標是:2023年全市本外幣存款、本外幣貸款、證券交易額和保費增速分別高于7%、8%、9%和8%,力爭引進1家金融機構。著力引導金融資源加大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其中:為制造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50億元以上,為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和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提供融資50億元以上,為縣域振興和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提供融資50億元以上,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增加1家以上。
二、融資難一直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我市金融工作部門在服務高質量發展、破解融資難方面有哪些舉措,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答:我局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積極強化對重點領域的金融要素保障。一是出政策。我局研究制定《2023年河源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報市府辦印發實施,是全省第二個出臺行動方案的地級市,提出了圍繞制造業當家、百千萬高質量發展工程、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等19條金融舉措。二是抓調度。組織召開全市金融工作會議暨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落實“每月一調度”和重大任務隨時調度等工作機制,推動金融機構提升金融要素保障水平,實現貸款增量穩步提升,信貸結構不斷優化。截至5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718.64億元,同比增長6.39%;各項貸款余額1804.22億元,同比增長4.63%;存貸比104.98%,居全省地級市第2位、粵東西北地級市第1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57個百分點。其中,普惠小微、工業、制造業、涉農等領域貸款比重同比上升并保持較快增長: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74.36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15.74%,同比增長18.63%;工業貸款余額157.52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9%,同比增長15.03%;制造業貸款余額120.30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6.87%,同比增長17.41%;涉農貸款余額704.38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39.04%,同比增長6.13%。三是強對接。收集匯總各縣區企業融資需求,清單式將81個項目44.45億元的融資需求推送給銀行機構,目前已對49個項目授信17.13億元、放款10.74億元;扎實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專項行動,今年以來,組織銀行機構分赴到各縣(區)政府(管委會)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專場活動9場,已推動金融機構與72家企業簽訂授信協議,達成意向授信額度45.96億元。
三、幫助轄內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的法人企業或企業主按時轉貸,防止和化解中小微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是一直是企業比較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市在解決轉貸難方面有什么舉措?
答:為幫助企業解決轉貸難問題,市政府于2022年7月重新修訂了《河源市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由市財政分批安排總計3000萬元資金(首期到位2000萬元)設立河源市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專項資金,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單戶1500萬元以下(含1500萬元)的貸款轉貸服務,主要用于協助河源市轄內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的法人企業按時轉貸,幫助中小微企業及時獲得金融機構轉貸支持,防止和化解中小微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融資專項資金且僅限申請企業和企業主用于還貸、續貸業務臨時周轉,用時間原則上不超過5個工作日。同一企業或企業主在同一年度內使用融資專項資金不超過3次、累計金額不超過4500萬元。截至目前,該專項資金運作效果良好,累計為172家企業辦理237筆轉貸資金服務,轉貸資金17.35億元,為企業直接減負約3389.33萬元。
一審:郭梅森 二審:張文裕 三審:黃世翻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