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市衛生健康局上線“民聲熱線”
上線領導名單
市政協副主席、市衛生健康局局長 黃春壘
市衛生健康局四級調研員 李先科
河源市深河人民醫院院長 羅良平
市人民醫院副院長 王鵬
上線提綱
一、近來年,市衛健局作為重要民生部門,在加強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老百姓看病就醫獲得感不斷提升,能否與我們介紹下在推進醫療衛生服務提檔升級辦好群眾可感可及實事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
答: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工作,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抓手,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更好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同時,通過實施醫療衛生服務提檔升級五大具體措施,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增強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讓醫療衛生服務更加貼近群眾、溫暖人心。這五大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省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推動省市醫療技術下沉服務基層、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實施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比如:在“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措施方面,我們將注重提升患者“診前體驗、門診體驗、急診急救體驗、住院體驗、診后體驗”這五大體驗接下來,我們將認真把這五大措施抓實抓細,切實辦好讓群眾可感可及的衛生健康實事,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增強醫療服務可感度,讓群眾看病就醫得到更多實惠。
二、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動是省衛健委2024年在全省開始實施的專項行動。請介紹下為什么要推行這項行動?推行這項工作的目標是什么?對群眾來說,能享受到什么福利?
答:(一)我省作為肝炎大省,消除肝炎危害意義重大。省衛健委聯合多部門多次現場調研,學習借鑒省內外優秀經驗,研究制定肝炎防治行動方案。預計5年內項目地區可累計減少乙肝肝硬化患者3.7萬人,減少肝癌患者1.5萬人,減少死亡人數1.1萬人。(二)為做好我市工作,我們出臺了《河源市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動方案》,為期三年,在2024年-2026年開展,目標人群是我市20-70歲常住人群。目標主要有三個,一是目標人群乙肝、丙肝累計篩查率大幅提升,到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分別不低于10%、30%和70%;二是目標人群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發現率顯著提高;到2026年底,20-70歲目標人群中診斷為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療率≥70%、隨訪率≥80%;三是乙肝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高暴露風險兒童接受綜合干預服務后血清學檢測率,到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分別不低于70%、80%和90%。(三)對于群眾個體來說,可以享受到以下幾個福利:一是篩查費用全免。只要是轄區內未開展過乙肝、丙肝篩查的目標人群,在知情同意、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可以享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抗-HBs)和丙肝病毒抗體(抗-HCV)免費篩查。二是獲得定點醫院規范治療。對丙肝病毒抗體篩查陽性者,可及時轉介至丙肝定點抗病毒治療機構采集靜脈血開展丙肝病毒核酸檢測,符合治療條件的病例將實施規范診療。三是全流程隨訪管理。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慢性乙肝患者開展定期隨訪和健康宣教。對丙肝確診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開展全流程病例管理,及時追蹤轉介。四是首診乙肝疫苗免費接種。對篩查中發現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體均為陰性且既往無乙肝疫苗全程(3劑)免疫史的人員,首劑乙肝疫苗在居住地轄區的預防接種門診免費接種(含疫苗費用和接種服務費),后續第2、3劑按照“知情、自愿、自費(含疫苗費用和接種服務費)”原則接種。
三、能否結合實施“百千萬工程”,談談我市提升基層醫療衛生能力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答:我們將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納入了“百千萬工程”衛生健康領域重點工作。一是制定了《河源市衛生健康局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行動計劃》,明確五年行動總體目標、細化了各項工作具體措施,精心組織實施。二是全面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全市所有104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等級評審)。三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隊伍建設。加強全科醫生培訓基地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培訓,不斷充實基層新生力量。四是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各縣區醫共體總院均搭建了臨床醫療業務中心,將服務延伸到鎮、村,實現了心電、影像基層檢查上級醫院診斷的技術支撐和資源共享;組織縣級業務骨干下沉基層駐點幫扶;落實執業醫師晉升副高級職稱前服務基層措施;加強中醫幫扶力度;加強“空白村”巡診服務。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市有58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標準,其中34家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占比32.7%,達到2024年省要求占比25%的目標。截至2024年9月20日,我局共收到了各縣區通過初審報送的44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申報服務能力標準的材料,經初步自評,將新增一批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標準。另外,全市基層診療量2023年比2022年增加5.43%,其中源城區、東源縣、和平縣、江東新區基層診療量占比已經達到省規定的65%的目標要求,沒有達到65%目標要求的縣,其基層診療量2023年比2022年增速均超過省3.8%的要求,其中紫金縣增速達13.58%,連平縣增速達10.93%。
四、據了解,2024年我市把免費“為10895名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納入為2024年市十件民生實事, 同時,省也下達了“為33148名適齡婦女提供‘兩癌’免費篩查服務”的任務,請問下目前這兩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
答:為孕婦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是出生缺陷防治的主要內容,篩查率要達到90%;為適齡婦女提供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是“兩癌”免費檢查的主要內容,篩查率要達到80%。我市嚴格準入標準,在各縣區均設立了具備資質的定點服務機構方便群眾就近接受篩查,除門診篩查外,還深入鄉鎮開展集中篩查,對篩查有異常的轉診至具備干預服務醫療機構進行診療。為了保證篩查質量,市衛生健康局每年組織2次以上質量控制,保障群眾享受規范的篩查服務。截至9月30日,已免費為孕婦完成地中海貧血篩查14090例、唐氏綜合征篩查10086例、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篩查11654例,分別占篩查任務129.33%、92.57%、106.97%。完成宮頸癌篩查28753人,任務完成率達86.74%;完成乳腺癌篩查29132人,任務完成率達87.88%。根據年度任務指標,綜上兩項工作均達到時序進度要求,目前正持續穩步推進中。
五、有市民反映,自己在我市公立醫院購買的藥品價格比網上同種藥品價格更高,加重了看病負擔,相關政府部門有無采取措施降低醫院藥品價格,減輕患者負擔?
答:2017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衛生與健康大會,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明確2017年7月1日零時起,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我市自2017年7月15日以來,醫院西藥、中成藥均執行零差價,即藥品的銷售價格與采購價格保持一致,不額外加價,相關部門也會對此進行監督。根據相關規定要求,醫院采購藥品通過廣東省集中采購平臺采購,院方無自行采購權,無自主定價權,無市場定價權,并實行“零差價”政策,但近年來,常有患者反映醫院藥品收費價格高于藥店價格,經過分析價格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一是藥品生產商不一致;二是藥品規格不一致。一般情況下同一牌子同一生產商同一規格,通過平臺采集的藥品基本都是最低價。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