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屆14次常委會議傳達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記者 董福軍)昨日上午,市委書記何忠友主持召開市委六屆14次常委會議,傳達學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提出我市貫徹落實意見。
5月9日至13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在廣州隆重舉行,我市代表團的26名黨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指出,這次大會是在我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大會,是一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大會,是一次民主和諧、團結奮斗的大會。大會的成功召開,對于動員全省各級黨組織、廣大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開創廣東科學發展新局面,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會議指出,行動是最好的貫徹,發展是最好的落實。會議結合省黨代會報告精神與河源實際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報告提出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按照“放權、簡政、服務”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河源雖然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但絕不能在思想上落后,不能在發展理念上落伍;報告提出要為投資者提供法治、公平、透明的投資環境,河源要在優化投資環境上下工夫,增強招商引資的軟實力;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健康服務、節能環保、休閑旅游等幸福導向型產業,幸福導向型經濟就是在經濟發展起來后,生態繼續保持良好,讓百姓生活幸福,河源要依托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報告提出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加快林業生態省建設,規劃實施重點水源地保護、北部連綿山體等重點生態工程,河源要早思考、早行動,爭取主動、爭取支持;報告提出要支持粵東西北地級市擴容提質、聚集發展、率先崛起,河源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破解瓶頸問題,為今后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報告提出要突出改善民生,建設幸福廣東,河源要進一步打響農業品牌,繼續抓好勞動力培訓和轉移,抓好“雙到”扶貧開發,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實施清潔工程,建設宜居城鄉。
會議指出,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就是要把報告的工作部署轉化為具體目標、工作任務和實際行動。一要把報告催人奮進的目標任務與河源的自身實際有機結合,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前提。作為后發地區,要建設幸福河源,首先還是要加快發展,做大“經濟蛋糕”。二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拓平臺、抓招商、上項目,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動力。作為廣東的后發地區,必須加快發展,作為全省的生態屏障,必須注意在保護中發展。三要保護好發展好生態優勢,使之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勝勢。生態優勢是河源的最大優勢,這種優勢既要保也要用,做到“用保結合”,保而不用,只能是窮山惡水,用而不保,就會山窮水盡。四要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抓手,探索實施山權改革,理順市、鎮、村的關系,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關鍵。政府要實施限權改革,減少審批事項,分權改革,調動縣、鎮的積極性,還權改革,把一些社會組織能夠承擔的工作還給社會組織,打造一個大社會、小政府。五要毫不動搖推進拆違建、打偷采、強隊伍的工作,切實構建法治社會、善治河源,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保障。六要高度重視農村教育、垃圾處理、醫療衛生事業,讓發展惠及更多的人民,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最終目的。
會議還討論通過了《河源市農村扶貧開發實施意見(2011—2020年)》。會議指出,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戰略部署,更是頭等民生大事,地處后發地區的河源受益頗多。要抓住機遇,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要堅持實事求是,做好貧困村、貧困戶的認定工作,做到公開公正,接受社會監督。
5月9日至13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在廣州隆重舉行,我市代表團的26名黨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指出,這次大會是在我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大會,是一次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大會,是一次民主和諧、團結奮斗的大會。大會的成功召開,對于動員全省各級黨組織、廣大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開創廣東科學發展新局面,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會議指出,行動是最好的貫徹,發展是最好的落實。會議結合省黨代會報告精神與河源實際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報告提出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按照“放權、簡政、服務”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河源雖然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但絕不能在思想上落后,不能在發展理念上落伍;報告提出要為投資者提供法治、公平、透明的投資環境,河源要在優化投資環境上下工夫,增強招商引資的軟實力;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健康服務、節能環保、休閑旅游等幸福導向型產業,幸福導向型經濟就是在經濟發展起來后,生態繼續保持良好,讓百姓生活幸福,河源要依托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報告提出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加快林業生態省建設,規劃實施重點水源地保護、北部連綿山體等重點生態工程,河源要早思考、早行動,爭取主動、爭取支持;報告提出要支持粵東西北地級市擴容提質、聚集發展、率先崛起,河源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破解瓶頸問題,為今后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報告提出要突出改善民生,建設幸福廣東,河源要進一步打響農業品牌,繼續抓好勞動力培訓和轉移,抓好“雙到”扶貧開發,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實施清潔工程,建設宜居城鄉。
會議指出,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就是要把報告的工作部署轉化為具體目標、工作任務和實際行動。一要把報告催人奮進的目標任務與河源的自身實際有機結合,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前提。作為后發地區,要建設幸福河源,首先還是要加快發展,做大“經濟蛋糕”。二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拓平臺、抓招商、上項目,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動力。作為廣東的后發地區,必須加快發展,作為全省的生態屏障,必須注意在保護中發展。三要保護好發展好生態優勢,使之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勝勢。生態優勢是河源的最大優勢,這種優勢既要保也要用,做到“用保結合”,保而不用,只能是窮山惡水,用而不保,就會山窮水盡。四要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抓手,探索實施山權改革,理順市、鎮、村的關系,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關鍵。政府要實施限權改革,減少審批事項,分權改革,調動縣、鎮的積極性,還權改革,把一些社會組織能夠承擔的工作還給社會組織,打造一個大社會、小政府。五要毫不動搖推進拆違建、打偷采、強隊伍的工作,切實構建法治社會、善治河源,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保障。六要高度重視農村教育、垃圾處理、醫療衛生事業,讓發展惠及更多的人民,這是實現綠色崛起的最終目的。
會議還討論通過了《河源市農村扶貧開發實施意見(2011—2020年)》。會議指出,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戰略部署,更是頭等民生大事,地處后發地區的河源受益頗多。要抓住機遇,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要堅持實事求是,做好貧困村、貧困戶的認定工作,做到公開公正,接受社會監督。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