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長葉梅芬主持召開七屆第20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河源市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等議題。據悉,“十三五”期間,我市計劃建設基礎設施項目155項,項目總投資約1957億元,其中2017-2020年投資約1222億元,建成投產一批重大項目,使我市基礎設施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會議原則通過了《河源市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我市要形成高速公路、快速鐵路、通用機場等面向現代化的交通供給能力,補齊現代能源體系、水利防災減災、水安全保障、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率、移動寬帶普及率等供給短板,基本建成較高質量和效率的現代化基礎設施供給體系。方案還提出,要分類施策形成多元化供給主體,發揮政府主導及市場配置作用;創新投融資方式,拓寬建設資金籌集渠道;完善制度供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合力強力推進改革。
會議強調,項目是河源率先振興發展的載體,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項目謀劃工作,結合各自實際深入研究,真正謀劃一些有發展迫切需求的、相對成熟的大項目和好項目,把項目儲備工作落實到位;要明確責任分工、協同用力,抓緊對各自領域項目制定細化實施方案,盡快啟動項目前期工作;要做好與省有關部門溝通對接工作,努力爭取更多支持;要積極探索創新項目建設模式,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完善投融資平臺建設,通過市場化手段來推進項目建設;要加強督查考核,把項目推進工作納入到“三定一督一通報”范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每個項目都能落地。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河源市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清單梳理和清減目錄》,要求各有關部門充分認識開展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省里的要求及時進行公示、公布,并做好動態管理工作;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精簡辦事環節,規范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我市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河源的營商環境。
信息來源:河源日報
粵公網安備 44160202000112號

